瘴霭潜消瑞气和,梅峰千里阔烟萝。
人逢杂堠虽云远,路在好山宁厌多。
啼鸟丛篁传木杪,瀑泉碎玉激岩阿。
欲留征驭迟迟去,公檄催人不奈何。
注释:
瘴霭潜消瑞气和,梅峰千里阔烟萝。
人逢杂堠虽云远,路在好山宁厌多。
啼鸟丛篁传木杪,瀑泉碎玉激岩阿。
欲留征驭迟迟去,公檄催人不奈何。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过石醋铺时所写。诗中通过对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风光的热爱以及对未来生活的期待。
首句“瘴霭潜消瑞气和”,描述了瘴霭消散后的景象,给人一种清新、宁静的感觉。瘴霭是一种湿热的天气现象,常常伴随着疾病和不适。而在这里,瘴霭却悄然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片祥和的氛围。这种变化让人感到欣慰和喜悦,仿佛大自然的力量在净化着空气,让人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
第二句“梅峰千里阔烟萝”,进一步描绘了诗人眼前的景象。梅峰高耸入云,与远处的烟雾相连,形成了一幅壮丽的画卷。这种景象给人一种深远、辽阔的感觉,仿佛置身于仙境一般。
第三句“人逢杂堠虽云远,路在好山宁厌多”,则是诗人对于未来的展望。虽然道路遥远,但只要心中有目标,就不会感到厌烦。这里的“杂堠”是指道路上的各种信号标志,象征着生活中的各种困难和挑战。而“好山”则代表着美好的未来,象征着希望和机遇。
接下来的几句都是诗人对景物的描绘。“啼鸟丛竹传木杪”,“啼鸟”的声音清脆悦耳,与周围茂密的竹林相互呼应,构成了一幅和谐的画面。而“木杪”则是树枝上的末端,诗人通过观察这些细节,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生机与活力。
“瀑泉碎玉激岩阿”,则是对瀑布的生动描绘。瀑布如同玉石般晶莹剔透,从岩石上冲下来,溅起的水花如同碎玉般璀璨夺目。这里不仅展现了瀑布的壮观景象,也传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
最后两句“欲留征驭迟迟去,公檄催人不奈何”,则是对诗人自身情感的抒发。他想要留下脚步,不愿匆匆离去,但无奈公务缠身,不得不继续前行。这里既体现了诗人的无奈与辛酸,又透露出一种坚韧与执着的精神风貌。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对景物的细腻描绘,传达了诗人内心的情感世界。同时,诗人还巧妙地运用了比喻、象征等修辞手法,使得整首诗更加富有艺术魅力。无论是对于自然风光的描绘还是对于情感世界的表达,这首诗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值得读者细细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