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诗人仕不高,伟人底事占诗豪。
同年亲友俱三釜,半壁天倾空二毫。
守我冷官巾与屦,任他巧宦带而袍。
一篇覆瓿生光焰,地下修文想和陶。
【注释】
①三釜:指三个官位。
②半壁天倾:比喻自己地位低下,处境艰难。
③冷官巾、履:指寒士之官服。
④修文:指有学问的人。想和陶:希望像东汉末年大儒班固那样,在地下与古代的圣人一起讨论学术问题,得到后世的尊崇。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对友人赵秋晓的赠诗。赵秋晓曾为县令,作者称他为“伟人底事占诗豪”。“伟人”一词,在这里指的是那些在政治上有所作为的人。他们虽然身居高位,但却不关心国家大事,只关心自己的升迁荣辱,因而被称为“伟人”。而诗人则是一个清贫的读书人,但他却有自己的追求和理想。
首联“自古诗人仕不高,伟人底事占诗豪。”表达了诗人对仕途的看法。在他看来,自古以来,许多诗人都未能获得高官厚禄,但他们的作品却成为了后世文人争相效仿的对象。而那些政治上有成就的人,却常常被世人忽视。这里,“伟人”指的是那些在政治上有所作为的人,“底事”即为什么,“占诗豪”是指占据诗歌领域的主导地位。
颔联“同年亲友俱三釜,半壁天倾空二毫。”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在这里,他用“三釜”来形容朋友们的财富,用“半壁天倾”来形容自己的地位卑微。这两句话表面上看似相互矛盾,但实际上却是诗人内心真实感受的流露。他既渴望结交更多的朋友,共同度过难关;又希望能够摆脱困境,实现自己的价值。
颈联“守我冷官巾与屦,任他巧宦带而袍。”表现了诗人对清贫生活的坚守和乐观向上的心态。他认为,即使身处冷宫,也要坚守自己的信仰和原则。同时,他也相信未来一定会有更好的机会等待着自己。这里的“冷官”指的是低微的官职,“巧宦”则是指权宜之计的仕途。
尾联“一篇覆瓿生光焰,地下修文想和陶。”则是对整首诗的总结和升华。诗人认为,虽然自己现在只是一个普通的学者,但只要坚持自己的信仰和原则,就能创造出辉煌的成就。同时,他也希望能够在未来得到更多人的认可和支持。这里的“一篇覆瓿”指的是诗人的文章能够照亮后人的道路,“修文”则是对自己学问的追求。最后一句“想和陶”,则是借用班固《汉书·艺文志》中的故事,表达出诗人希望自己能够在地下与古代的圣贤们一起讨论学术问题,获得后世的尊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