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昔弦歌治,能声著海隅。
升堂想遗迹,励志欲齐驱。
诗句注释
1 华亭百咏顾亭林:这两句诗是整首诗的开头,直接点名了主题。”华亭”指的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文学城,”百咏”则意味着许多关于这个地方的诗词歌赋。”顾亭林”是指顾炎武,他的学识和品德在历史上有着很高的评价,因此被特别提及。
- 伊昔弦歌治:这里的”伊昔”表示过去,”弦歌治”意味着以音乐治理国家。顾炎武以其对音乐和诗歌的深厚兴趣闻名,他在政治和文化上都有显著的成就。
- 能声著海隅:这句强调了顾炎武的音乐才能不仅在国内受到赞誉,而且影响力扩展到了海外。这可能指的是他的诗文或音乐作品被传唱到遥远的海域。
- 升堂想遗迹:”升堂”通常用来比喻进入更高的层次或境界,”遗迹”则指的是历史遗留下来的建筑物或文化成就。这里可能是指在顾炎武留下的文学或文化遗产中寻找灵感。
- 励志欲齐驱:这句话表明顾炎武在追求学问和政治上有着坚定的意志,他希望自己能够与古代的贤人志士并肩前行,共同进步。
译文
华亭(指中国)曾经有众多诗人在这里吟唱,他们的歌声传遍海角天涯。
我走进厅堂,心中想着那些古代的遗迹,决心要努力学习,希望能和前贤们并肩前行。
赏析
这首诗是对顾炎武的赞美。顾炎武是中国明末清初的一位著名历史学家、思想家和政治家,他在音乐和文学方面有着深厚的造诣,被后人誉为“千古文章四大家之一”,其著作《天下郡国利病书》等至今仍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诗中通过回忆顾炎武的音乐成就,表达了对他学术和政治贡献的尊重。同时,通过对“升堂”和“遗迹”等词汇的使用,展现了诗人对历史传承和学问精进的向往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