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曀楸梧里,鸟鸣落日中。
九原人不作,明赞亦何功。
“华亭百咏顾亭林”是明代诗人许尚所作的一首五言古诗。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详细翻译和注释:
- 首句释义:“阴曀楸梧里,鸟鸣落日中。”
- 阴曀:阴暗不明,形容天色阴沉。
- 楸梧:即梧桐树,这里用以象征高大、清幽。
- 落日中:指夕阳西下之时。
- 译文:在阴暗的梧桐树下,鸟儿在落日余晖中鸣叫。
- 次句释义:“九原人不作,明赞亦何功。”
- 九原人:九泉之下的人,指死者。
- 不作为:没有行动或成就。
- 明赞:明确的赞誉。
- 译文:九泉之下的人不再活动,而你(指诗人)的赞美又有什么功劳呢?
- 第三句释义:“筑庵”指的是建庵堂。
- 林下客:指退隐之人。
- 译文:德高望重之人在此修建了庵堂。
- 第四句释义:“为询问那些退隐的人,精妙的话语能与谁一同参悟。”
- 参悟:深入理解并领会。
- 译文:为了询问那些退隐的人,精妙的话语能与谁一同深入理解并领悟。
- 第五句释义:“华亭百咏”意指许多关于华亭的吟咏。
- 赏析:《华亭百咏》通常是指文人墨客在华亭地区留下的诗词歌赋,表达了他们对这个地方的深厚感情。这里的“华亭百咏顾亭林”特指以顾亭林为主题的诗歌作品。
- 第六句释义:“狼秦崇苛政,有女亦蒙冤。”
- 狼秦崇苛政:比喻极端苛刻的统治。
- 有女亦蒙冤:指无辜女子也会受到冤枉。
- 译文:贪婪的统治使得天下大乱,无辜的女子也遭受了不白之冤。
- 第七句释义:“欲吊兴亡事,神应耻重论。”
- 兴亡事:指国家或民族的兴盛与衰亡之事。
- 译文:想要凭吊那些兴亡之际的历史故事,神明应该感到羞耻,因为那些历史被一再讨论。
通过这首《华亭百咏顾亭林》不仅能感受到许尚对顾亭林以及那个时代的深刻记忆,同时也能体会到诗人对于社会现实、历史变迁的深切思考和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