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明玉节映寒流,马渡芦沟向上头。
万里河山观古塞,百年荆棘叹神州。
要临瀚海铭燕石,莫上新亭作楚囚。
多少遗民思旧俗,可怜金帛岁包羞。

【注释】

使:指使者。金:指金印。

霜明玉节映寒流:意思是说,在寒风的吹拂下,玉制的节杖上结满了霜花。

芦沟:指芦沟桥。

古塞:指古时的军事要塞。

百年荆棘:指历经百年沧桑的神州大地。

瀚海、新亭:都是古代边地地名,这里借指荒凉之地。

楚囚:指楚国被灭亡后,楚国人在吴国作奴隶的人。

遗民:指被金朝所灭的宋朝遗民。

【赏析】

此诗是作者出使南宋,途经河北一带时所作,抒发了作者对中原的怀念和对南宋朝廷的不满。

首句“霜明玉节”,写使节佩带着皇帝赐予的玉符、玉环等物,在寒冷的北风吹拂下,玉节上凝结了一层薄薄的霜花。“映寒流”,形象地写出了使节在北风中行进的艰难困苦,表现了他们忠君报国的决心。

颔联两句,从空间的角度描绘出一幅壮丽的江山画卷:“万里河山观古塞”,“古塞”是指长城上的险要关口。这两句的意思是说,站在万里之外的北方,远望着辽阔的河山,看着古老的长城关隘,不禁感叹神州大地历经百年沧桑。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国土沦陷的深深感慨和悲痛之情。

颈联两句,从时间的角度,回顾了南宋的兴亡历史。“要临瀚海铭燕石”,指的是燕然勒石以记其功;“莫上新亭作楚囚”,指的是楚人被困在新亭之中,只能哀叹自己的命运。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南宋灭亡的沉痛哀悼和对统治者的强烈不满。

尾联两句,诗人又从个人的角度出发,发出了对那些仍然怀念旧俗的遗民们的同情与关怀。“多少遗民思旧俗”,表达了诗人对那些仍然坚守着故土的人们深深的思念与关切;“可怜金帛岁包羞”,则反映了诗人对那些因战乱而失去家园的人们的痛苦与无奈。这两句体现了诗人对人民疾苦的深刻理解和同情,也显示了他作为一位文人政治家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整首诗通过使节的视角,展现了一幅广阔的历史画卷,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深切热爱以及对南宋统治者的不满和批评。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