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翁有山癖,曾此梦魂惊。
慷慨思逾淡,郊行酒易醒。
石苔和梦湿,归棹载诗轻。
回首暮云碧,两贤沙碛行。

【注释】

此翁:指我。山癖:对山的爱好。梦魂:梦中魂牵神往。慷慨思逾淡:慷慨激昂之情渐次淡化。郊行酒易醒:郊野游览,饮酒后容易醉倒。石苔:指石头上的苔藓。归棹:回航的船桨。沙碛:沙漠,沙地。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同友人游览朱绯堂之后有感而发,抒发了诗人与友人相游时的愉悦心情和对友人深厚情谊的赞美。首联以“有山癖”点出诗题;颔联用典写自己的情怀;颈联写景抒情,以情衬景;尾联写景收束全诗。

首联“此翁有山癖”,点明了题中“此翁”二字,也暗示出诗人与友人之间的密切关系。诗人之所以喜欢登山,主要是因为他生性酷爱山水,喜爱大自然。他常说:“青山绿水,乃人间胜境。”(见《送郑十八评事使西蕃》)所以“同滕推游朱绯堂”时的心情是愉快的,是兴奋的。这两句不仅点明了“此翁”之身份,也交代了两人相会的背景——朱绯堂。“曾此梦魂惊”一句,则表现了诗人对这次重游山中的感受。诗人因热爱自然山水而产生向往之情,而当这种感情真正实现时,又使他产生了一种惊喜之感。

中间两联是写诗人游览朱绯堂时的具体感受。“慷慨思逾淡”,即诗人此时的心情十分平静,波澜不惊。“郊行酒易醒”,则是说自己在山中游览,饮酒较多。这两个句子,一个写诗人情绪的变化,一个写诗人行为的举止。

“石苔和梦湿”,写诗人行走于山石之上,被湿润的苔藓所打湿,这既写出了山中环境的幽静、清冷,也写出了诗人行走于山中的愉快心情。“归棹载诗轻”,写诗人回到船上,带着一路所采的花草,心情轻松愉悦。这既是写诗人在山中所见所闻,也是写诗人此次游览的感受。这两句诗既表现了诗人的高兴心情,也表达了对自然景物的喜爱之情。

最后两句是写诗人离开山中以后的感受。“回首暮云碧”,是说诗人在离开山中以后,还常常怀念那片山中美景;“两贤沙碛行”则是说两位好友在荒漠的沙漠上跋涉前行。这两句既是对前面“石苔和梦湿”、“归棹载诗轻”的总结,又是对前面诗句的深化,表明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是永不止息的。

此诗语言平实自然,意境清新幽雅,是一首写景小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