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牧文公父母州,考亭今又借邦侯。
来莫建山同仰止,去思歙水共长流。
贡茗莫淹千里守,和羹须是百花头。
暇日摩挲厅壁记,昔梁叔子后身周。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内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赏析”,然后浏览选项的内容,逐项进行分析。题干要求赏析诗句,因此考生需要从诗句的意境、手法、情感等方面进行分析。本诗是送别之作,全诗写景叙事,抒发了作者对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
【答案】
译文:作州长官的父母在建州,如今又借你邦侯的身份。你来了莫到山中仰慕我,你离开了歙水也长流。贡茶不要耽搁千里之遥,和羹须得百花齐放。闲暇之时抚摸壁上的记事,昔日梁叔子就是周文公。注释:“徽”指建州(今福建建瓯);“作”为动词,“做”;“州”指地方官;“文公”指周文公(即孔子),孔子曾游于宋;“文公父母”指孔子父母在宋国;“考亭”指建阳,今属福建省;“今又借邦侯”意谓今日又以一介小官身份,出守邦国(指徽州);“来莫”意谓你到来时不要到山上去仰慕我;“去思”意谓你去后思念;“歙水”指建溪水,建州治所所在地;“长流”意谓永远流长;“贡茗”指进贡茶叶;“莫淹”不要耽误;“和羹”指调和味道;“百花头”比喻各种意见都应采纳;“暇日”空闲时间;“摩挲”意为抚摩,此处指抚摸;“厅壁记”指建阳孔庙的墙壁上记载着孔子事迹的文字。赏析:此诗是送别之作,全诗写景叙事,抒发了作者对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首联点明地点,交代送别的背景;颔联既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惜别之情,也暗含对友人的期许之意;颈联运用典故,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祝愿;尾联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