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阳梦断几经年,幸甚东床再有缘。
跃鲤庭中看铸鼎,乘龙门外待扬鞭。
墓碑不载韩翱字,文集应传李汉编。
愁满重慈鬓边雪,夜来风雨暗前川。

诗句释义及赏析

  1. “渭阳梦断几经年” - 这句诗描述了一个在渭阳地梦见亲人的情景,但这个梦已经断了很长时间了。”渭阳”通常指代一个特定的地名或历史地点,这里可能是指与亲人有关的某个地方。”梦断”意味着这段记忆或者思念已经无法再继续下去。

  2. “幸甚东床再有缘” - 这里的“东床”指的是汉代的一种婚配习俗,即男方的女婿(东床)与女方(西床)相见。”有缘”则表达了一种幸运和重逢的感觉。诗人可能因为某种原因(如家庭团聚、朋友相遇等),再次与亲人或故旧有了联系。

  3. “跃鲤庭中看铸鼎” - “跃鲤”可能是一种寓意,表示希望或好运。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鲤鱼跳龙门象征着成功和转变。“铸鼎”则是古代的一种工艺,代表着力量和权威的象征。这句诗可能在表达通过努力和奋斗,能够实现自己的抱负和目标。

  4. “乘龙门外待扬鞭” - “乘龙”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传说,据说乘坐一条龙可以直达天上。“扬鞭”则意味着准备出发或开始行动。这句诗可能是在描述一个人即将踏上新的征程,或者准备实现一个重要的目标。

  5. “墓碑不载韩翱字,文集应传李汉编” - 这两句诗可能是对两位历史上的人物进行评论或怀念。”韩翱”和”李汉”都是历史上著名的人物,他们的事迹和作品可能被刻在墓碑上,成为后人敬仰的对象。而”文集”则可能是指他们的作品集或遗作。这句诗可能在表达对这些人物的贡献和影响的认可和尊重。

  6. “愁满重慈鬓边雪,夜来风雨暗前川” - “重慈”可能是指一位长者或者是长辈。“愁满”表明这位长辈的心情沉重,可能是因为家庭、疾病或其他原因。“鬓边雪”则形象地描绘了老人脸上的白发。而“夜来风雨”则暗示了天气的变化和环境的恶劣。这句诗可能在表达对长辈的关心和担忧,以及对这种天气变化带来的不便的感受。

译文:

渭阳之地梦已断,多时未再逢。
幸得东床缘分深,重逢喜气盈。
庭院中跃出鱼腾跃,铸造大器待日升。
门外等待驭龙鞭,风起云涌显威风。
碑文不记韩翱名,传世文集赞其功。
李汉遗篇流传久,世代敬仰传颂中。
长辈白发添愁绪,夜晚风雨欲摧城。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渭阳之地的梦境、东床之缘的重逢、铸造大器的期望、驾龙之鞭的期待、传世文集的影响以及长辈白发的忧愁等意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对长辈的深切关怀。整体上,诗歌情感丰富,意境深远,语言优美,是一首具有浓厚情感色彩和历史文化底蕴的佳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