铛坐萤窗夜,肩随鹗荐年。
科名虽独后,官业更无前。
剧县三千水,修门尺五天。
秋风满孤屿,难驻处州船。
【注释】才叔宰乌程:才叔,诗人自指;乌程(今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名。
铛坐萤窗夜:灯下读书。
肩随鹗荐年:年仅三十二岁。鹗荐,即鹗举,唐高宗时,李峤以诗赋知名,后任太子舍人、中书舍人等职。
科名虽独后:科举考试中进士名次在后。
官业更无前:做官的名声不如以前了。
剧县三千水:县内水路交通发达。剧,通“促”。
修门尺五天:县衙门前有长五尺的大旗杆,每天换一次旗帜。
秋风满孤屿:秋天的风从湖中吹来,吹过孤山。孤屿,指湖州城内的孤山。
难驻处州船:难以停留在湖州的船上。
【赏析】
《送才叔宰乌程》:这首诗是诗人写给友人才叔的送行诗。才叔,诗人的好友。他与李白、杜甫齐名,被称为”诗圣”,也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
首联:“铛坐萤窗夜,肩随鹗荐年。”写自己和才叔同在一室,通宵达旦地读书。“灯下读书”这个细节很耐人寻味。这盏灯陪伴他们整整度过了一个春秋,也见证了他们的友情。同时,“铛坐”二字,也暗示了他们生活艰苦,只能以草药为食,过着半饥半饱的日子。
颔联:“科名虽独后,官业更无前。”写自己和才叔都渴望功名利禄,但都未能如愿。然而,才叔却能在政治上有所作为,而我却只是一名小官,没有什么地位。这既是对两人境遇的描写,也是对他们人生经历的总结。
颈联:“剧县三千水,修门尺五天。”写乌程地势复杂,水流湍急,但却有一条条通往外界的水道。县衙门前有长五尺的大旗杆,每天换一次旗帜。这里既写出了乌程地理的特点,又表现了才叔治理地方的决心和信心。
尾联:“秋风满孤屿,难驻处州船。”写秋天的风从湖中吹来,吹过孤山,吹过乌程城,使得湖水波光粼粼,一片金黄。然而,才叔离开湖州,我却难以留住他的小船。这既表达了诗人对才叔离去的不舍之情,也反映了他对仕途前途的迷茫和担忧。
整首诗通过描绘乌程的自然风光、地理特点以及才叔的政绩,展现了诗人深厚的友情和对仕途的执着追求。同时,诗中运用了一些典故和成语,如“鹗荐”、“科名虽独后”,使整首诗既有形象的画面感,又有深刻的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