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今太守,癸未昔同年。
老手亲师范,良规得吏筌。
径须如渭尉,切勿效梅仙。
闲暇何妨学,科名是世传。
注释:
1 新安今太守 - 此句指的是现在的官员是新安的太守。
- 癸未昔同年 - 这是说薛子明和诗人在癸未年(可能是某个特定的年份)曾经是同一年的进士。
- 老手亲师范 - 表示诗人自己也是一个经验丰富的老者,并且亲自传授经验给学生或下属。
- 良规得吏筌 - “良规”指良好的规章制度。“吏筌”(官吏的指南针或工具)比喻好的规则或制度对一个官员来说就像是他的指南针一样重要。
- 径须如渭尉 - 意思是直接学习渭水边上的郡守,即渭南县的郡守,作为榜样。
- 切勿效梅仙 - 梅仙可能指的是历史上以清廉著称的人物,这里警告不要像梅仙那样过于清高,忽视实际工作需要。
- 闲暇何妨学 - 即使在空闲的时候,也不妨学习一些知识,提高自己的能力或修养。
- 科名是世传 - 意味着通过科举考试获得的名声是可以世代传承的。
译文:
送给薛子明赴歙县尉的两份诗:
如今的新安郡太守是昔日的同窗,癸未年我们曾为同年。
我作为一个经验丰富的人,亲自教授经验给学生或下属。
应当向渭水边上的优秀郡守学习,不要效仿梅仙般的廉洁。
有空的时候学习一些知识,提高自己的能力和修养。
通过科举考试获得的名声是可以世代传承的。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薛子明即将上任歙县尉的祝福和期望。诗中首先回忆与薛子明的友情以及共同经历的年代,然后强调了自己作为前辈的经验之重要性,接着提出了建议,即要向有成就的人学习,特别是像渭南县那位优秀郡守那样。最后,诗人鼓励薛子明在忙碌之余也要注重学习和提高自己的知识和技能,强调通过科举考试获取的名誉是可以流传后世的。这首诗体现了诗人深厚的友谊、对后辈的期望以及对传统价值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