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籁一声蝉,通宵月正悬。
亭亭承露掌,历历涉波仙。
夜色起香雾,晓光收玉烟。
层冰不可致,清赋忆前年。
【注释】
和转庵:即转庵和尚。转庵白莲,指转庵的莲花。
虚籁(lài):空灵飘渺的声音。蝉:蝉鸣声。
亭亭:亭立的样子,形容莲花高高地立在水面上。
涉:经过。波:波浪。
香雾:香气蒸腾的薄雾。
玉烟:美玉散发的烟雾。
清赋:清丽的辞藻。
【赏析】
《和转庵白莲》是明代李攀龙为友人转庵和尚写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通过对转庵的赞美,表达出对友情的珍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同时也流露出对人生无常、世态炎凉的感慨。
首联“虚籁一声蝉,通宵月正悬”描绘了一幅宁静的夜晚画面。蝉鸣声悠扬,月光如洗,照亮了整个天空。这里的“虚籁”、“蝉”、“月”都是诗人用来营造宁静氛围的词语,通过这些词语,诗人表达了对大自然之美的赞美之情。
颔联“亭亭承露掌,历历涉波仙”则形象地描绘了转庵和尚的风采。他像莲花一样亭亭玉立,如同仙人一般历经波折。这里的“承露掌”、“涉波仙”都是用典,分别指的是转庵和尚的修行境界和生活态度。通过这些典故的使用,诗人表达了对转庵和尚的敬佩之情。
颈联“夜色起香雾,晓光收玉烟”则是对转庵和尚生活情趣的描绘。夜色中,转庵和尚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花香;当晨曦初现,他又似乎置身于美丽的玉石世界中。这里的“香雾”、“玉烟”都富有诗意,通过这些意象的运用,诗人表达了对转庵和尚生活品质的赞赏。
尾联“层冰不可致,清赋忆前年”则是对友情的抒发。转庵和尚的生活虽然清苦,但他始终保持着一颗清纯的心。而作者回忆起与转庵和尚相处的日子,不禁感慨时光荏苒,友情难再。这里的“层冰”、“清赋”都是用典,分别指的是友情和诗歌。通过这些典故的使用,诗人表达了对友情和诗歌的珍视之情。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友情的珍视。同时,诗人还巧妙地运用了典故和象征,使得整首诗更加富有诗意和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