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听剥啄莫寻推,竹院来过更有谁。
紫凤迎门披裋褐,小龙入臼破新规。
映空白鹭排青障,照水黄鹂点碧漪。
春去自应留物色,眼前何事不供诗。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诗歌内容的赏析。
[译文]
听一听敲门声,不要推门去开门,竹院子里来过的还有谁?
紫凤迎着门前披着蓑衣的老翁,小蛟龙在石臼中捣碎新米,准备做酒。
映白水边的白鹭排成队伍,飞过青翠的竹林。照水中的黄鹂点缀碧绿的水波。
春天一过,景色自然就会改变,眼前还有什么不可以用来写诗?
【注释】
①剥啄:敲门声。
②裋褐:披着破衣服。
③紫凤:古代传说中一种祥瑞的鸟。
④小龙:小虫、小蛇。
⑤白鹭:一种白色的水鸟。
⑥映:照。
⑦碧漪:绿色的水波。
【赏析】
这是一首酬答之作。酬答者才叔是作者的朋友。这首诗以闲情逸致抒写春光美景,语言优美,意境清幽,读来令人心旷神怡。
前两句“试听剥啄莫寻推”,诗人听到敲门声,就不想推门去打开它,说明诗人很欣赏这个敲门人。因为诗人自己喜欢安静,不愿与人交往,所以看到来访者来了又走,只好闭门谢客了。
第三四句“紫凤迎门披裋褐,小龙入臼破新规。”紫凤,指凤凰,古人常把凤凰比作吉祥之物,也用来形容人的高贵和美好。披着蓑衣的老翁,就是诗人的邻居或朋友,他正在门前迎接客人,老翁身穿蓑衣,头戴斗笠,形象十分可亲。小龙,指蚯蚓。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说,老翁披着蓑衣,戴着斗笠,正在欢迎前来访问的客人,而小蛇则钻进臼里准备做酒。
第五六句“映白水边的白鹭排成队伍,飞过青翠的竹林。”诗人从门缝中看到,有一群白鹭排成一行,在清澈的白水边飞舞,它们飞过了青翠的竹林。白鹭在中国古代诗词中经常出现,诗人在这里写出了白鹭的优雅姿态,以及它们的生活环境——美丽的白水和青翠的竹林。
最后四句,“照水中的黄鹂点碧漪。”诗人看到水中的黄鹂在碧绿的水波上跳跃,给水面增添了生机。
整首诗以静为主,通过诗人与来访者的相遇,展现了一个宁静和谐的画面,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赞美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