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须屏障写天吴,绝境横前与画俱。
两塔屹波流不去,千帆破浪远如无。
空明水月光争媚,开阖云山妙莫摹。
扁榜首蒙摩诘句,小亭从此有诗图。

次王宣甫题媚川图韵

底须屏障写天吴,绝境横前与画俱。

两塔屹波流不去,千帆破浪远如无。

空明水月光争媚,开阖云山妙莫摹。

扁榜首蒙摩诘句,小亭从此有诗图。

注释:

  • 底须:这里指的应该是“底须”这个地名。
  • 屏障:这里可能指的是用来描绘山水画的背景或屏风。
  • 天吴:古代神话中的神兽,这里可能指的是山水画中的一种神兽形象。
  • 绝境:形容非常险峻的地形。
  • 两塔:这里的“塔”可能指的是两座高耸入云的山峰或建筑物。
  • 屹:屹立不摇。
  • 千帆:指众多的帆船。
  • 空明:形容水面上没有杂质,清澈透明。
  • 争媚:形容水光月色相互映照,显得格外美丽。
  • 开阖:这里可能指的是山的峰峦起伏,云雾缭绕。
  • 妙莫摹:形容云山的景色美得无法用笔墨描绘出来。
  • 扁榜:这里指的可能是挂在亭子上的匾额或对联。
  • 摩诘:唐代著名画家张大千的字号,这里是借指诗人的笔法或风格。
  • 小亭:这里指的是一座小巧玲珑的亭子。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赞美自然美景的七言律诗。整首诗通过对山水画中景物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向往之情。诗中所描绘的自然景色既有壮美的山水,又有清新的水光月色,给人一种心旷神怡的感觉。同时,诗人还巧妙地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使得诗歌更加生动形象。最后,诗人通过赞扬亭子的匾额,表达了自己对艺术创作的热爱和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