贤者行藏只委天,山川却自以人传。
几年茨棘东坡地,不祇人贤地亦贤。
【注释】:
- 贤者行藏只委天:贤者的行踪和去处,完全听任天命安排。委,委托。
- 山川却自以人传:山山水水却以人的名义流传下来。却,反着说。
- 几年茨棘东坡地:几年来这里荆棘丛生,荒凉不堪。
- 不祇人贤地亦贤:不仅仅因为人的贤明而使这个地方变得美好,而且是因为地方本身的美好也使得人更加贤明。祇,仅。
【赏析】:
这首诗是苏轼在追和王巩的《游东坡十一绝》时写的。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人文景观的赞美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人生、历史和社会的思考。
首句“贤者行藏只委天”,直接点明了主题。在这里,苏轼用“贤者”来比喻那些有才华、有道德的人,他们的行为和去处,完全听从命运的安排。这是一种对自由、无拘无束生活的追求,也是一种对命运的敬畏。
第二句“山川却自以人传”,则是对前一句的深化和发展。这里的“山川”,不仅仅是自然景观,更是历史和文化的象征。它们被人们以人的名义传承下来,成为了历史的见证。这体现了一种对历史的尊重和传承的重要性。
第三句“几年茨棘东坡地”,则是一种对现实的描写。这里的“茨棘”指的是荒芜、荒凉,而“东坡地”则是苏轼曾居住过的地方。这种描写,既表达了诗人对这片土地的感情,也反映了他对现实社会的看法。他认为,尽管这里曾经是一片荒地,但经过人们的共同努力,它现在已经变得美丽而繁荣。
最后一句“不祇人贤地亦贤”,则是对全诗的总结和升华。在这里,苏轼认为,一个人的智慧并不只是他个人的功劳,而是与他所居住的环境密切相关的。一个美好的环境,可以使人更加聪明、有智慧;同样,一个贫瘠的环境,也可能限制一个人的发展。因此,我们应该珍惜并保护好我们所拥有的一切。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现实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由、历史、现实和人生的深刻思考,同时也传达了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