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惯沙鸥已不飞,旁人相见莫相疑。
无端却为鱼蛮子,又著危言感圣时。
【注释】
见惯沙鸥已不飞,旁人相见莫相疑。 ——沙鸥:指水鸟,也喻隐士。见惯:指对隐居生活习以为常。
无端却为鱼蛮子,又著危言感圣时。 ——鱼蛮子:泛指被朝廷征召的隐士,此处借指王维自己。又著危言:又着了危言,说些激愤的话,这里指王维写诗抨击时政。
【赏析】
王维是唐代著名的诗人,以山水田园诗著称,他的许多诗作中都表现了淡泊名利、归隐田园的思想,如《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中的“独好云泉乐”“终拟五湖归”等句子。这首五律,也是他隐居在辋川时期的作品,其内容与前面一首有共同之处,都是追和王詹事游东坡的十一绝诗,而这一次则是应友人之邀而作的,所以用“次韵”两字。
第一句“见惯沙鸥已不飞”,意思是说自从隐居以来,已经见惯了那些自由自在的沙鸥,它们不再像从前那样争先恐后地飞向水面觅食,甚至于连飞翔的本能都没有了。这句诗描绘了一幅宁静安详的田园风光,让人感受到一种超脱尘世的宁静和自由。
第二句“旁人相见莫相疑”,意思是说即使别人看到了这样的画面,也不要产生怀疑。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的隐居生活的自信和坚定。他认为自己的选择是正确的,没有必要去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和追求,而是要坚守自己的本心,不受外界的影响和干扰。
第三句“无端却为鱼蛮子”,意思是说不知道为什么会突然变成鱼儿般在水中畅游的样子。这里的“鱼蛮子”可能是指那些被朝廷征召的隐士,他们被迫离开家园,投身仕途。而诗人却因为某种原因,突然变成了鱼儿般在水中畅游的样子,这显得有些不可思议。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这种变化感到困惑和无奈的情绪。
第四句“又著危言感圣时”,意思是说又要发出激愤的言论来感动圣明的时代。这里的“危言”指的是那些具有深刻见解和激烈情感的言论。诗人认为既然已经改变了自己的生活态度和追求方向,那么就应该发出激愤的言论来表达自己对于时政的看法和感受,以此来感动圣明的时代。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政治和社会现象的批判和不满情绪。
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隐居的生活场景和心境变化,展现了他对自由和独立追求的坚持和执着。同时,它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和政治的现实情况,以及对时政的关注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