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洁清幽隐操中,兰兮消得小山丛。
略无酝藉惟岩桂,满院秋香一树风。

【注释】

次韵木伯初秋兰:即次韵木伯的《中秋夜兰》。

芳洁(fāng jué)清幽隐操中,兰兮消得小山丛。“芳洁”指兰花,这里指秋天的兰花。

“芳洁清幽隐操中”:兰花芳香洁净高雅,它的品格也如同人一样有高尚的情操。

“兰兮”:指兰花。

“消得”:能够承受、经得起的意思。

小山丛:指小山丛竹,这里指竹子。

略无酝藉惟岩桂,满院秋香一树风。

“略无”:一点也没有。

“酝藉”:含蓄深沉的意思。

“惟岩桂”:只有岩石桂花。

“满院秋香一树风”:整个院子里飘满了秋天的桂花香味,就像一阵风吹过。

【赏析】

此诗是作者在中秋节观赏兰花后,对诗人朋友木伯所吟咏的《中秋夜兰》所作的和诗。全诗前半首写兰花,后半首写桂花,都是借物抒怀。

首句写兰的芬芳高洁,暗寓人的品德。“兰兮”,就是兰花。兰花芳香洁净高雅,它的品格也如同人一样有高尚的情操。

次句写兰之清逸,暗寓自己的志趣。“芳洁清幽隐操中”,这一句说兰花芳香洁净高雅,它的品格也如同人一样有高尚的情操。“芳洁”“清幽”是形容兰花的,“隐操”则是指兰花有高尚的人格,也就是说兰花不与世俗同流合污。

第三句以竹喻人。竹子挺拔秀丽,节节向上,古人常用来比喻人的刚直品性,而竹子又生长在山林之中,远离尘世喧嚣,所以还用来比喻人的超然物外。

第四句承上而来,进一步写兰的高洁。“小山丛”指丛竹,这里用竹林来象征人的品质。“消得”,就是能经得起,能够抵挡住各种诱惑,不受污染。“小山丛”中的丛竹,虽然多,但是能够抵挡得住风的吹打,不被风吹走,所以说“消得”。

第五句写桂花的清香,暗含诗人自己高洁的人品。桂花的香气浓郁,满院飘溢,令人心旷神怡;同时,桂花还象征着美好和纯洁的爱情,因此它也是古人所喜爱的花之一。

最后一句写桂花的风姿,进一步写兰之高洁。“满院秋香一树风”,意思是说整个院子里都飘满了秋天的桂花香味,就像一阵风吹过来。这里的“风”字是动词,表示桂花的飘散;“秋香”则是形容词,表示桂花的香味。整句诗的意思是说,整个院子里都飘满了秋天的桂花香味,就像一阵风吹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