羲和不弭驭,炎帝方秉机。
孰不爱赵衰,谁肯触武威。
岂知铄金石,乃得齐璿玑。
鹿角甫云解,葵箑无停挥。
万宝成南讹,一枕安北扉。
殿閤施馀薰,茅茨溥增辉。
鼎鼎百年内,咄咄七十稀。
临流抒我怀,新浴振我衣。
雷雨急生凉,天恩觉沦肌。
诗来取静胜,句到不吾欺。
盛服思客位,重铠念边陲。
当暑如怀秋,秋至勿兴悲。

【注释】

1.羲和:传说中主管日、月的天帝,也指太阳。

2.炎帝:传说中的火神,这里指太阳。

3.孰:谁。

4.赵衰:春秋时晋国大夫,字文子,以正直著称,后被赵盾任用。

5.武威:古地名,这里比喻权势。

6.铄(shuò)金石:熔化金石。

7.齐璿玑(xuánjī):古代神话中掌管天文历算的神灵,这里借指帝王。

8.鹿角甫云解:比喻暑气消散。

9.葵箑(kèbì):一种扇子,用来驱除暑热。

10.万宝成南讹:指万物生长繁茂。

11.一枕安北扉:指夏天过去,冬天来临,一切都安静下来。

12.殿閤(guǒ):宫殿中的楼阁台榭,这里是说夏日炎热,使人感到闷热。

13.鼎鼎百年内:指在位的时间很短。

14.咄咄七十稀:感叹人少。

15.临流舒我怀:面对流水抒发自己的情怀。

16.新浴振我衣:洗澡之后,抖落衣裳上的尘土。

17.雷雨急生凉:雷雨来得突然,让人感到凉快。

18.天恩觉沦肌:感激上天的恩泽,让肌肤感到凉爽。

19.诗来取静胜:诗可以使人感到宁静。

20.句到不吾欺:诗句到了,不会欺骗自己。

21.盛服思客位:盛装打扮,思念客人的位置。

22.重铠念边陲(tiě):穿着盔甲,怀念边防的战事。

23.当暑如怀秋:即使夏天酷热难耐,也要想到秋天的到来。

24.秋至勿兴悲:秋天到来的时候,不要再悲伤。

【赏析】

这首七言律诗,写诗人在酷暑中吟诵《苦热吟》,以表达自己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之情和对人生境遇的感受。诗风清丽,意境高远,情感真挚,语言流畅。

首联起笔即点出天气的炎热,接着写太阳神羲和不能制止炎帝的威力。这里的“炎帝”实指太阳;“羲和”为古代神话中驾驭日月的车神。“炎帝”是太阳,而“羲和”也是太阳神,所以这里将两者相提并论。诗人通过这一对比,既表明了天气之热,又表达了对炎帝的敬畏。

颔联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对这种炎热天气的无奈和不满。诗人说:“谁不爱赵衰,谁肯触武威”,这两句话表达了他对这种炎热天气的无奈和不满。赵衰是战国时期赵国的一位名臣,他为人清廉正直,深受人民喜爱。然而,他却因为得罪了权臣而被贬斥至边疆。在这里,诗人借用赵衰的故事,表达了他对这种炎热天气的无奈和不满。

颈联两句,诗人进一步描绘了夏日的炎热和雷电交加的景象。诗人说:“岂知铄金石,乃得齐璿玑。”这两句话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神奇的赞叹。他认为,雷霆的力量足以熔化金石,而太阳的光芒却能照亮天空。诗人用“齐璿玑”来形容太阳,这是对太阳的一种赞美和颂扬。

尾联两句,诗人表达了自己对夏日的热情和对未来的期许。他说:“鹿角甫云解,葵箑无停挥。”这两句话表达了诗人对夏日的热情和对未来的美好期许。他认为,虽然夏季酷热难耐,但只要人们能够保持乐观的心态,就能战胜炎热,迎接美好的未来。

整首诗通过描绘夏日的炎热和雷电交加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境遇的感受。诗人用简洁的语言描绘出了一幅美丽的画面,同时也表达了对夏日的热情和对未来的期许。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