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泉注清渠,潺潺漱寒玉。
侧出阆风迟,骤惊江雨速。
飞濑乍扬白,樛木细涵绿。
昼夜声不止,肯效楚人哭。

【注释】

潺玉亭:在成都西郊。

清渠:指小溪,水渠。

漱寒玉:水声似漱洗着玉石。

阆风迟:指风从远处吹来,速度很慢,好像来自遥远的阆州。

骤惊江雨速:突然被急风暴雨所惊吓。

飞濑:急流的瀑布。

樛木:盘绕的树木。

堪效楚人哭:不能像屈原那样哀怨地哭泣。

【赏析】

《成都运司西园亭诗》:“引泉注清渠,潺潺漱寒玉。”

这首诗写的是诗人游览成都西园亭所见景色的感受。

“引泉注清渠,潺潺漱寒玉”,这两句写泉水自山石中流出,流经渠道,发出清脆悦耳的声音,好像是在洗涤着玉石一样。这里把泉水拟人化了,说它好像正在洗去身上的污垢一样。“潺潺”形容水流声音的轻柔细密,“漱”字则形象地写出了泉水冲刷玉石的细腻和柔和。“侧出阆风迟,骤惊江雨速”,这是说,泉水沿着山坡蜿蜒流淌,时而缓慢,时而迅猛,给人一种时缓时急的感觉。这里的“阆风”即来自阆中的风,“江雨”指来自江边的暴雨。这两句描写出了泉水流动的态势,既生动又富有变化,使人感到十分惬意。

后四句写泉水经过山道,飞瀑直下。“飞濑乍扬白,樛木细涵绿”,飞瀑如雪,喷薄而下,溅起白色的水花;而那些盘根错节的树木下面,却蓄积着丰富的绿色,给人以生机勃勃之感。“昼夜声不止,肯效楚人哭”,这两句意思是,虽然日夜不息,但它不会像楚人的悲歌那样令人悲哀,因为泉水终将汇入江河,奔向大海。这两句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之情。

全诗语言简练、明快,通过描写泉水的声响和飞瀑的特点,表达了自己对大自然的喜爱和向往之情,读来清新可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