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养方南国,安舆更北辕。
从容对孙子,闻问及平反。
无复承颜乐,犹馀在耳言。
会看坟上柏,千尺倚高原。
注释
1 荣养方南国,安舆更北辕:荣养指的是尊贵的待遇和荣耀。南方的国家指代的是宋朝,宋朝在诗人眼中是一个繁荣昌盛的地方。而“安舆”则暗示了作者自己身处的北方地区。这里的“北辕”,可以理解为作者在北地(如南宋或元朝)时,却依旧保持着对南方(宋朝)的向往和怀念。
从容对孙子,闻问及平反:这句话描述了与后代子孙的交流和对话。”孙子”可能是对后代的称呼。”闻问”意味着后代子孙询问有关作者的情况。”平反”可能指的是政治上的某种恢复名誉或公正处理,也可能是指个人遭遇的不幸得到了解决或平反。
无复承颜乐,犹馀在耳言:这里的“承颜”可能指的是面对权贵时的笑脸和奉承。”无复承颜乐”表达了作者不再有那种迎合权贵、笑容满面的生活状态。而“犹余在耳言”,意味着尽管经历了许多不公和困难,但有些事情仍然留在耳边,影响着作者的心态和决策。
会看坟上柏,千尺倚高原:这句话提到了墓地上的柏树。”坟上柏”可能指的是墓地旁边的柏树。”千尺倚高原”描绘了这些柏树高耸入云的景象,同时也隐喻了作者对于家乡或者曾经的生活环境的回忆和思念。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述一个远离故土的人对过去生活的回忆和对未来的展望,展现了一种复杂而深刻的情感。诗人通过与后代子孙的对话,表达了自己虽然经历了不公和困难,但仍保有一颗正直和忠诚的心。同时,通过对坟墓上柏树的描述,诗人也表达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望。这首诗体现了诗人在逆境中的坚韧和对过去的深情回忆,以及对未来生活的积极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