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说安仁过东县,却撩梅福欲归心。
画船长是半日到,秋水而今几尺深。
人散渡头飞鹭下,月明波底老龙吟。
一杯相属知何日,驿路蝉声急暮林。
诗句释义与赏析
《李彦益过景城以诗寄之》诗歌鉴赏
- 诗句翻译与解释
- 闻说安仁过东县,却撩梅福欲归心(听闻安仁经过东县,勾起我归乡的渴望)
- 画船长是半日到,秋水而今几尺深(画船行了半日,如今秋水已深数尺)
- 人散渡头飞鹭下,月明波底老龙吟(人们散去渡头,只有白鹭在飞翔;月光下的波涛里,老龙在吟唱)
- 一杯相属知何日,驿路蝉声急暮林(我们何时再相聚?在这驿路上,急促的蝉鸣声仿佛催促着我)
- 关键词解析与注释
- “安仁”指的是唐代文人王绩,以其隐逸著称。此处通过“安仁过东县”,表达了对归隐生活的向往。
- “梅福”指东汉时期的梅福,传说他曾因避世隐居而闻名。诗人借此表达想要效仿梅福,远离尘嚣的愿望。
- “画船”象征着平静的生活和美好的时光。“半日到”,暗示时间虽长但短暂,反映了人生易逝之感。
- “秋水”象征深邃与广阔,“几尺深”则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 诗意与意境分析
- 本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又略带忧伤的画面。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写,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以及对当下孤独状态的感受。
- 诗中的“人散”和“飞鹭”等意象,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哀愁。“月明波底老龙吟”则展现了夜晚宁静而深沉的美,与诗人内心的孤独形成鲜明对比。
- 情感表达与主题探讨
- 整首诗贯穿着诗人对归隐生活的向往和对无常人生的感慨。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致描述,诗人表达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现实孤独的无奈。
- 诗中还蕴含着一种超脱世俗的情怀。通过对比古代隐士的生活方式,诗人似乎在寻求一种更加纯粹的精神寄托和心灵的安宁。
- 历史文化背景介绍
- 此诗创作于北宋时期,反映了当时文人墨客对于生活态度的思考和对于社会现实的不满。许景衡作为宋代的一位重要文学家,其作品常常蕴含深刻的哲理和人文关怀。
- 通过对历史典故的运用和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诗人不仅展现了个人的情感世界,也反映了整个宋代社会的文化氛围和价值取向。
- 艺术特色与审美分析
- 这首诗的艺术特色在于其精湛的用词和巧妙的意象组合。诗人善于运用象征和暗喻,使整首诗充满了丰富的内涵和深刻的寓意。
- 诗中的意象如“画船”、“秋水”、“老龙”等,都具有很强的画面感和动态感,使得读者能够产生强烈的共鸣和联想。
- 现代应用与启示
- 在现代社会,这首诗可以作为一种精神慰藉和心灵指南。它提醒人们在追求物质和功名的同时,不要忘记回归内心、寻找那份宁静和简单。
这首诗也可以作为教育领域的素材,用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引导他们思考生命的意义和个人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