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叠遥山锁暮烟,一江秋水渺连天。
凭栏正是滕王处,下榻谁知孺子贤。
闻道白鱼方切玉,更饶黄雀正披绵。
一樽吟啸无馀事,说着尘埃却可怜。

【注释】

万叠遥山:重重的远山。

一江秋水渺连天:一条大江上,秋天的水流无边无际。渺连天:渺茫连绵,与天际相接。

凭栏:倚栏杆眺望。滕王:指滕王高阁。滕王高阁在江西南昌市,故址在今赣江边。

下榻:住下来。孺子贤:指孺子亭,旧址在江西南昌市东,故址在今赣江边。

黄雀正披绵:指黄雀渡,在今江西鄱阳湖边,为赣江下游的一个渡口。

吟啸:吟咏歌唱,啸咏,放声歌唱。

一樽:一杯酒。余事:其他事情。这里指世事。

说:告诉。

【赏析】

此诗作于元丰五年(1082)作者任徐州知州时,是诗人寄给朋友卢行之的一首七言律诗。前四句写景,描绘出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后四句写情,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全诗意境开阔,语言清雅,风格雄健,是一首抒情佳作。

开头两句,“万叠遥山锁暮烟,一江秋水渺连天”,写景,描绘出一幅美丽的山水画。万叠遥山,层层叠叠的远山如墨绘般苍翠,被云雾缠绕着,仿佛是大自然用笔墨勾勒出的一幅水墨画;一江秋水,一条大江上秋水无边无际,宛如一条玉带,与天相接。这是一幅多么美妙的画面!

接着两句“凭栏正是滕王处,下榻谁知孺子贤”,写情,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凭栏眺望,正是当年滕王高阁的地方;下榻居住,却不知那位贤人是谁?诗人怀念友人的心情溢于言表,也表现了他对滕王高阁和孺子亭的赞美。

接下来四句“闻道白鱼方切玉,更饶黄雀正披绵”,描写了一幅充满诗意的自然风光图。白鱼在清澈的湖水中跳跃,好像把玉石咬得碎屑四溅;黄雀在枝头翩翩起舞,好像在披着一层柔软的丝绵。这四句诗以白鱼、黄雀等自然景物为背景,描绘出了一幅生机勃勃、色彩斑斓的画面,使人仿佛置身于大自然之中,感受到了生命的活力和美好。

最后两句“一樽吟啸无馀事,说着尘埃却可怜”,抒发了诗人对世俗生活的无奈和感慨。吟啸无馀事,意味着诗人在吟唱之余,无事可做;说着尘埃却可怜,说明诗人感叹世间的纷扰和名利的虚妄。这首诗既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赞美,也抒发了他对世俗生活的无奈和感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