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船重过谷城闉,撞着人人问子真。
闻道诗书元有意,莫嫌州县尚劳神。
一樽何日能如约,五斗而今亦为贫。
关塞尘沙骑瘦马,故园花柳一番新。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词内容的理解与掌握。作答时,一定要认真阅读诗作,正确理解其意思,然后结合题目的要求作答。

“画船重过谷城旍”,谷城旍,指襄阳。诗人重游襄阳,故地重游,自然感慨良多。《襄阳耆旧传》说:“王仲宣登西城门楼,叹曰:‘天下有如此楼者,必复为哀景耳。’”可见襄阳城楼的景色和气势,是值得诗人留恋的。诗人用“画船”来比喻自己的船只,也表明他此次重游的目的。

“撞着人人问子真”,撞,碰;子真,即陶潜的字。陶渊明在晋宋之际出仕为官,后因不满当时黑暗的政治现实而辞官归隐。他写的许多诗歌,表达了他对官场的厌恶,以及他热爱田园生活的心情。陶渊明的田园诗,以清新朴素、平淡自然的笔调描绘了农村的自然风光和农民的生活情况。因此,陶渊明被后人誉为“田园诗派鼻祖”。这里说“撞着人人问子真”,说明诗人在游览襄阳的时候,又遇到了一些前来询问他的同乡人,他们都是曾经随陶渊明一起隐居田园的人。

“闻道诗书元有意,莫嫌州县尚劳神”,意思是:听说你一直有意写诗作文,不要嫌弃做州县官太劳累。陶渊明曾说过:“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的这些诗句,表现了他追求自然、超尘脱俗的思想感情。陶渊明的诗,以描写田园风光和反映农民疾苦为主,语言质朴自然,不假雕琢,充分体现了他的这种思想感情。

“一樽何日能如约,五斗而今亦为贫”,“一樽”指酒。诗人用“樽”这个字,表明自己此时已身无分文。陶渊明曾说:“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陶渊明的诗歌,反映了他对现实的不满和愤懑之情。

“关塞尘沙骑瘦马,故园花柳一番新”,意思是:关塞上扬起的尘土,骑着瘦马,回到家乡看到的花柳却焕然一新。陶渊明的诗歌,表现了他对官场的厌倦、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答案】

寄宋国宝

画船重过谷城旍,撞着人人问子真。

闻道诗书元有意,莫嫌州县尚劳神。

一樽何日能如约,五斗而今亦为贫。

关塞尘沙骑瘦马,故园花柳一番新。

赏析:

这首诗大约写于唐肃宗上元二年(761)春天诗人从江陵赴京途中所作,时年五十四岁。

首联写诗人重游襄阳的所见所感。“重过”二字写出诗人对这次重游的珍惜之情,表现出诗人对故乡的无限眷恋之情。“撞着人人问子真”一句点明了此次重游的原因——因为陶渊明曾在此地隐居过。“撞”字用得十分贴切。这一句既写出了诗人重游时的惊喜之情,又写出了诗人对陶渊明的怀念之意,同时也暗示了诗人此时心境的变化。

颔联写诗人在襄阳的所见所闻。“闻道诗书元有意”一句表明了诗人此时的心态,他对于官场的厌倦之情溢于言表。“莫嫌州县尚劳神”一句写出了诗人对于做州县官的无奈和辛酸,同时表明了诗人对于田园生活的向往。

颈联写诗人的所见所感。“一樽何日能如约”一句写出了诗人此时的无奈之情,他对于无法如期赴约而感到遗憾。“五斗而今亦为贫”一句则写出了诗人此时的无奈和辛酸之情,他对于自己的贫困状况感到痛心疾首。

尾联写诗人的所见所感。“关塞尘沙骑瘦马,故园花柳一番新”两句既写出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深,又写出了诗人对故乡美景的赞美之情。“一番新”三个字更是写出了故乡景色的美丽与可爱,让人不禁为之倾倒。

此诗语言朴实平易,感情真挚感人。诗人运用对比的手法,将诗人与陶渊明进行对比,一方面表现出了诗人对于官场的厌倦与无奈之情,另一方面也表达了诗人对于田园生活的向往与热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