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栖岩谷古浮邱,曾约同为汗漫游。
十载光阴如梦觉,半生簿领尚桴浮。
楼头红日半规晚,眼里青山万点愁。
淮水悠悠从此去,试凭双鲤到扬州。

【解析】

本诗是一首赠别之作。诗人以“寄”开首,点明赠别之意,然后直抒胸臆,倾诉了对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全篇构思新颖,语言清丽,感情真挚,意境深远,是一首难得的抒情佳作。

“寒栖岩谷古浮邱,曾约同为汗漫游。”前二句交代与俞氏的交往,并写此次离别的原因:“曾约同为汗漫游”,即指当年一起在汗漫之天上遨游。这两句中,“寒栖”、“岩谷”、“浮邱”等词语,不仅写出了诗人的孤独和寂寞,也表达了自己对友人深厚的情谊,同时也暗示出这次离别的悲凉、凄楚。

“十载光阴如梦觉,半生簿领尚桴浮。”后二句,作者感叹自己与友人分别已经十年,但依然像刚从梦中醒来一样茫然不知所措;又回顾自己一生,虽然做过官,但终究像小木筏在水面上漂浮不定。这两句既抒发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惋惜,又表现了诗人壮志难酬的苦闷。

“楼头红日半规晚,眼里青山万点愁。”最后四句,描写诗人送别的场景:“楼头红日半规晚,眼里青山万点愁。”这是一幅典型的暮色苍茫的画面:太阳即将落山,诗人站在高楼之上远望,眼前只有一片连绵不断的青山。此景此情,不禁使作者心中涌起一股难以抑制的愁绪。而此时此情,更让人想起十年前与朋友在汗漫天地中遨游的情景,那时他们也曾如此欣赏过眼前的美景,如今却要各奔东西,怎能不让人感慨万分呢?

“淮水悠悠从此去,试凭双鲤到扬州。”最后四句,诗人以景结情,表达了对朋友的深情厚谊。淮水悠悠,仿佛在诉说着两人的离愁别绪;而那两条鲤鱼,则承载着诗人的祝福和思念。他希望友人能乘着这两条鲤鱼,一路顺风地来到扬州。此句既体现了诗人对朋友的关心和牵挂,又表达了自己对友人的深深眷恋之情。

【答案】

寄俞清老

寒栖岩谷古浮邱,曾约同为汗漫游。

十载光阴如梦觉,半生簿领尚桴浮。

楼头红日半规晚,眼里青山万点愁。

淮水悠悠从此去,试凭双鲤到扬州。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赠别之作。诗人以“寄”开首,点明赠别之意,然后直抒胸臆,倾诉了对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全篇构思新颖,语言清丽,感情真挚,意境深远,是一首难得的抒情佳作。

“寒栖岩谷古浮邱,曾约同为汗漫游。”前二句交代与俞氏的交往,并写此次离别的原因:“曾约同为汗漫游”,即指当年一起在汗漫之天上遨游。这两句中,“寒栖”、“岩谷”、“浮邱”等词语,不仅写出了诗人的孤独和寂寞,也表达了自己对友人深厚的情谊,同时也暗示出这次离别的悲凉、凄楚。

“十载光阴如梦觉,半生簿领尚桴浮。”后二句,作者感叹自己与友人分别已经十年,但依然像刚从梦中醒来一样茫然不知所措;又回顾自己一生,虽然做过官,但终究像小木筏在水面上漂浮不定。这两句既抒发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惋惜,又表现了诗人壮志难酬的苦闷。

“楼头红日半规晚,眼里青山万点愁。”最后四句,描写诗人送别的场景:“楼头红日半规晚,眼里青山万点愁。”这是一幅典型的暮色苍茫的画面:太阳即将落山,诗人站在高楼之上远望,眼前只有一片连绵不断的青山。此景此情,不禁使作者心中涌起一股难以抑制的愁绪。而此时此情,更让人想起十年前与朋友在汗漫天地中遨游的情景,那时他们也曾如此欣赏过眼前的美景,如今却要各奔东西,怎能不让人感慨万分呢?

“淮水悠悠从此去,试凭双鲤到扬州。”最后四句,诗人以景结情,表达了对朋友的深情厚谊。淮水悠悠,仿佛在诉说着两人的离愁别绪;而那两条鲤鱼,则承载着诗人的祝福和思念。他希望友人能乘着这两条鲤鱼,一路顺风地来到扬州。此句既体现了诗人对朋友的关心和牵挂,又表达了自己对友人的深深眷恋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