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疏弱柳绿初匀,哑咤黄鹂语未真。
行路逢春浑不觉,却须说似探花人。
注释:
归自滨州:从滨州回来。
扶疏弱柳绿初匀,哑咤黄鹂语未真。
扶疏:指柳枝垂挂的样子。
弱柳:指柳条柔嫩。
绿初匀:绿色开始均匀。
哑咤:形容黄鹂的声音沙哑。
语未真:声音尚未清晰。
行路逢春浑不觉,却须说似探花人。
行路:在道路上行走。
逢春:遇到春天。
浑:全。
却须:必须。
说似:比作。
探花人:即探花郎,唐代科举制度中状元、榜眼、探花(即第四名)的合称,后泛指新科进士。这里指诗人自己。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描写了作者在归途中偶遇春天的景象,并以此抒发自己的情感。
首句“扶疏弱柳绿初匀”,描绘了一幅春天柳树刚刚发芽、嫩绿而均匀的画面;次句“哑咤黄鹂语未真”,则写出了春天里黄鹂鸟鸣声虽大但并不清脆婉转的特点;第三句“行路逢春浑不觉”,则是说诗人在归途中虽然遇见了春天,但却浑然不觉。这几句诗句,通过对比手法,将春天的美丽与诗人的心境巧妙结合,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艺术效果。
诗人以“却须说似探花人”作为结尾,表达了自己对春天的喜爱之情和对未来的期许。在这里,“探花人”指的是新科进士,象征着荣誉和成功。而“却须说似探花人”则是诗人用比喻的方式表达了自己对春天的喜爱之情,希望有人能够理解自己的心情和期待。
整首诗语言生动形象,意境优美动人,通过对春天景象的描绘和对心情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同时,这首诗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观察和欣赏大自然美景的独特视角,让人们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体会到诗人的情感世界和思想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