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尽衣冠盛事图,三魁同郡古来无。
词科得隽真鸿笔,仙籍联荣总钜儒。
此日姓名辉石刻,他年步武接天衢。
浯溪更把元勋勒,藉藉休声震八区。

【诗词原文】:

凤池立碑纪事

阅尽衣冠盛事图,三魁同郡古来无。
词科得隽真鸿笔,仙籍联荣总钜儒。
此日姓名辉石刻,他年步武接天衢。
浯溪更把元勋勒,藉藉休声震八区。

【注释】:

  1. 阅尽:经历,见识过。
  2. 衣冠盛事:指官员的选拔和晋升等大事。
  3. 三魁:古代科举制度中的三个最高荣誉,即解试、会试、殿试第一名。
  4. 同郡:在同一个地区或城市生活。
  5. 词科:唐代的一种考试科目。
  6. 鸿笔:形容文笔高超,能写大作。
  7. 仙籍:指神仙的户籍,这里比喻高官厚禄的地位。
  8. 此日:指当天。
  9. 步武:指追随、继承前人的事业或成就。
  10. 浯溪:地名,位于中国福建省福州市。
  11. 元勋:指有杰出贡献的人,通常用来表彰为国家做出重大贡献的人。
  12. 藉藉休声:形容声誉良好,名声显赫。
  13. 震八区:震动整个地区。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赞美诗,主要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之情。诗人通过描绘这些人在历史上的成就和地位,表达了对他们深深的敬仰和怀念。同时,诗人也通过这首诗,展现了他对历史的尊重和对文化的贡献的认识。

整首诗以“凤池立碑纪事”为开端,首先引出了诗歌的主题——记录历史人物的功业。接着,诗人详细描述了这些人物在历史上的辉煌成就,如“三魁同郡古来无”、“词科得隽真鸿笔”、“仙籍联荣总钜儒”。这些描述不仅展示了他们的伟大事迹,也体现了诗人对这些历史的深刻理解和敬仰之情。

诗人转向对未来的展望,“此日姓名辉石刻,他年步武接天衢”,表达了诗人对他们未来继续为国家做出贡献的美好祝愿。这里的“步武接天衢”既是对他们过去成就的高度概括,也是对他们未来道路的高度期盼。

诗人再次强调了他们的崇高地位和伟大成就,“浯溪更把元勋勒,藉藉休声震八区”。这不仅是对历史人物的高度评价,也是对他们精神的传承和弘扬。

这首诗通过对历史人物的赞美和歌颂,展现了诗人对历史和文化的深厚感情以及对英雄们的深深敬意。同时,这首诗也表达了诗人对国家的热爱和对民族未来的期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