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世几契阔,今年又别离。
我应嗟去远,人已恨来迟。
宿草青无限,野花红欲窥。
藩车行有诏,山路且逶迤。
【注释】
①藤州:今广西藤县。②藩车:指官车,这里借指朝廷的诏令。③逶迤(wēi yí):曲折延伸的样子。④契阔:久别。⑤人已恨来迟:牛守已经来到,自己却还未到。⑥宿草青无限,野花红欲窥:意思是说,路上的野草绿得无边无际,野花红得像要探出头来似的。⑦有诏:皇帝的命令,这里是指朝廷的诏令。⑧山径:山路。⑨逶迤:弯弯曲曲延伸的样子。⑩去远:我走远了。⑩嗟(jiē):叹惜,感慨。
【译文】
我和你在一起的时间不过半生,又到了今年分别的时候。
我想你该叹息我走了那么远,别人却埋怨我们来得那么晚。
路上长满野草,远远望去一片青色;野花鲜艳欲滴,似乎在窥视着什么。
皇上有命令,要你去藤州赴任,你一定要谨慎驾车,沿着山路慢慢走,不要急匆匆地赶路。
【赏析】
这首诗是送别友人牛守赴藤州途中的两首诗。诗人对牛守的离别之情深为感慨,但同时亦流露出对友人的关切与不舍。
第一首诗,“半世几契阔”起句,交代了送别的时间是在半世之约之后。“我应嗟去远”,言我应当感到惆怅,因为你即将远行,而我却未能及时赶到;“人已恨来迟”,言你早已来到,而我则还未到达,这两句互文见义,一写己,一写彼,将离愁别绪抒发得淋漓尽致。“宿草青无限,野花红欲窥。”“宿草”句,既形容道路漫长曲折,又暗示友人远行路途遥远艰辛。“野花”句,以拟人手法写出野花对牛守的眷恋之情。“藩车行有诏,山路且逶迤。”此二句写诗人送别友人,朝廷有诏命,他必须遵旨而行;山路曲折蜿蜒,他只能缓缓前行。“行有诏”“且逶迤”两个叠词,突出了送行时的情景和环境气氛,使诗情更显悲凉。
诗人从牛守的感受落笔,先写牛守对自己走远的感叹,再写牛守对迟迟到来自己的怨愤,最后点出牛守已来到,诗人还未到。“宿草青无限,野花红欲窥”,写路边野草青青,野花红艳似火,牛守的马车已在路上行驶,而自己还未出发,牛守的行程比自己早。“藩车行有诏,山路且逶迤”,这是说牛守的马车行进在有诏的路上,而且山路弯弯曲曲、绵延不绝。“行有诏”一句,说明牛守的马车正在行进中,“且逶迤”则表明牛守的行程比诗人的行程还要慢。诗人在这里运用对比手法,突出了牛守的行程缓慢,表达了对牛守的关怀及对牛守的不舍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