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世嗟浮薄,谁堪寄死生。
空馀交友恨,不见急难情。
我昔为游子,公方作远征。
那知成永诀,洒泪闭佳城。
【注释】
挽熊仲贤监酒二首:诗人在永嘉时,与好友熊仲贤为酒中之友。熊仲贤曾为监酒官,故以“监酒”称之。
嗟(juē):叹词。表示感叹。
堪:能够。
空馀交友恨:只余下对朋友的思念之情。
不见急难情:没有见到朋友在紧急危难时刻所表现的情谊。
我昔为游子:我过去是一个在外漂泊的人。
公方作远征:你正在远征外地。
那知成永诀:想不到竟成了永远的别离。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永嘉时所作。当时诗人与好友熊仲贤为酒中之友,熊仲贤曾为监酒官。此诗即写二人离别之情。
首联两句说,世人都叹浮薄之徒,而谁又能寄身于死生之外呢?这一句是说世人都看重功名利禄,而轻视人的生死大义,只有像熊仲贤这样的知己才真正懂得生死之义。“嗟”,叹词。“浮”,轻飘、浮躁。“薄”是“鄙陋”的意思,这里指世俗浅薄之人。“堪”,可以,能够。“寄”,寄托。“死生”,泛指生死,即生命的意义。“谁堪”就是有谁能够理解这种生死之义呢。“空馀”是说只有自己还存留着对这位朋友的思念之情。“空”,徒然,白白地。“馀”,剩下。“恨”是遗憾,后悔之意。这一句的意思是说,自己虽然还存留着对这位朋友的思念之情,但却已经没有机会见面了,因为现在双方分别在千里以外。
颔联两句说,我过去是一个在外漂泊的人,而你却要远征外地;你正远征外地,怎么能知道我对你的那种深情厚谊呢?这两句是说自己与熊仲贤两人的离别之苦。“我昔”,即前文提到的“我”,指诗人自己。“游子”,古代对远离家乡外出谋生的人们的称呼。“公方”,即“将往”,你将要前往的是什么地方。“作”,前往,出发。“远征”,远行出征。“那知”,岂料,不料之意。意思是说,我们彼此分离,竟然没有想到会有这样一天!“成永诀”,成为永久分别,永远的别离。
颈联两句说,哪知道这次分别竟是永别,让我不禁伤心落泪,只好把城门关上了。这两句是诗人对这次永别的悲痛心情的抒发。“那知”是说哪想到会如此,没想到竟会是这样的结果。“成”,完成,达到。“永诀”,永久地分别,永远地别离。“闭”,关闭城门的意思。诗人在永嘉的时候,熊仲贤就曾经被派去驻守边境,这时又奉命远征,诗人当然很悲伤难过,所以用城关门上锁来比喻自己的悲痛心情。
此诗表达了诗人与挚友相别时的悲愁和不舍,以及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执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