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读丽泽书,投老未尽识。
譬如涉大海,渺不见其极。
去之若有失,从之了无得。
约兄自西来,为我倒胸臆。
始知公输巧,要不外绳墨。
从兹往来频,不辨主与客。
去住宁有定,长恐使南北。
谁题治中舆,别日忽相偪。
欲留留不可,把袂三叹息。
送君浙河西,狂涛立如植。
君其稳驾浪,我亦理行幅。
斯意莽无穷,所愿各努力。

诗句释义

1 “少读丽泽书,投老未尽识”:年少时读过《丽泽论学》的书籍,年老之时仍不能完全理解。

  1. “譬如涉大海,渺不见其极”:如同涉水大海,看不到尽头。比喻学识或学问的深广和高深难以穷尽。
  2. “去之若有失,从之了无得”:离去似乎会失去什么似的,但跟随却又没有收获。表达一种对未知探索的不确定性和内心的矛盾。
  3. “约兄自西来,为我倒胸臆”:约兄自西而来,为我倒出心中的疑惑和忧虑。
  4. “始知公输巧,要不外绳墨”:终于明白公输子的智慧在于不超出绳墨(规矩)。这里用公输子的故事来形容学问或道理在掌握之内。
  5. “从兹往来频,不辨主与客”:从此我们频繁地交往,以至于分不清谁是主人谁是客人。形容彼此之间关系密切,不分彼此。
  6. “去住宁有定,长恐使南北”:去或住,哪有什么固定呢?恐怕总是要被调往南方或北方。表达对未来变动的担忧和不安。
  7. “谁题治中舆,别日忽相偪”:是谁给我提的建议,让我去治理中州之地,而离别的日子却忽然紧迫起来。暗示有人建议你去处理重要的事务,同时提醒你要做好准备迎接可能的变动。
  8. “欲留留不可,把袂三叹息”:想要留下却无法留下,不禁挥手告别三次。表达了依依不舍的情感和无奈的抉择。
  9. “送君浙河西,狂涛立如植”:送你到浙河以西边,那里海浪汹涌就像树一样立着。形容路途艰险,需要小心谨慎。
  10. “君其稳驾浪,我亦理行幅”:你务必要稳住船,我要整理好行李。鼓励对方也要保持镇定和专注。
  11. “斯意莽无穷,所愿各努力”:这种志向浩荡无垠,希望大家都各自努力,不断进步。表达对未来的美好祝愿和鼓励。

译文

年少时读《丽泽论学》,直到老也没完全弄懂它;好比是趟过大海却看不见尽头。离开的时候仿佛失去了什么,但是跟随却又没有得到什么。约兄自西而来,为我解开心中的疑惑和忧虑。才恍然大悟公输子之所以巧妙,就在于他遵循规矩行事。从那以后我们频繁地来往,以至于分不清谁是东家谁是西家。去或住的,哪有什么确定呢?恐怕总是要被调往南方或北方。是谁给我提的建议,让我去治理中州之地,而离别的日子却忽然紧迫起来。曾经想挽留却又无法留住,不禁把手一挥告别三次。送君到浙河以西边,那里海浪汹涌就像树一样立着。你务必要稳住船,我要整理好行李。这种志向浩荡无垠,希望大家都各自努力,不断进步。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与吕子约的深厚友情以及旅途中的波折和困惑,表达了对人生道路选择和未来不确定性的感慨。诗中多次提及“去”和“留”,反映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纠结。同时,通过对比“去之若有失,从之了无得”、“去住宁有定”等句子,表达了对未来变化的恐惧和不安。最后两句则表达了一种积极向上的态度,希望每个人都能在自己的道路上努力前行,不断追求成长和发展。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对友情、命运、人生的思考,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深刻的思想内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