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锦围歌席,黄金饰酒船。
兴撩江外客,香忤饮中仙。
忧虑无风雨,欢娱揖圣贤。
空馀中夕梦,一棹倚江天。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张九龄的《和江州李十七侍御登庐山》。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 注释: 和庭,指宴会场所。佐酒,助兴饮酒的意思。红锦,指用红色锦缎包裹的歌席。歌席周围有红锦环绕,显得华丽而喜庆。黄金,这里指用黄金装饰的船。酒船用黄金来装饰,显得高贵而奢华。
- 译文: 宴席设在华丽的歌舞中,用红色的锦缎围起歌声飘荡的歌席,用黄金装饰的船承载美酒。
- 赏析: 此诗开篇即点明了场景——在宴会中,人们欢聚一堂,享受着音乐与美酒的熏陶。”红锦围歌席”,描绘了宴会场地的华贵与热闹;”黄金饰酒船”,则突出了酒器的珍贵与奢华。这两处描写为全诗奠定了一个富丽堂皇的氛围。紧接着两句,诗人转向了宴会的主题内容,”兴撩江外客”意味着宴会吸引了远方的朋友,”香忤饮中仙”则形容了宾客们陶醉于美酒之中,仿佛神仙一般。
4-7 行,诗人转而抒发自己的情感。”忧虑无风雨”,表达了自己因担忧而无法与友人共赏美景的心情;”欢娱揖圣贤”则描绘了他与贤士同乐的愉悦场面。这里的”圣贤”指的是那些有德行的人,他们被诗人所尊敬并希望与之交流。
8-9 行,诗人进一步表达了自己的感慨与期待。他担心宴会中会有不测之风云(”忧虑无风雨”),但也表达了对欢乐时刻的珍惜(”欢娱揖圣贤”)。最后一句则是对未来的憧憬,诗人希望与贤者共享宁静美好的夜晚。
10 首至11 行,诗人以”空馀中夕梦,一棹倚江天”作结,表达了自己虽然不能亲临宴会,但依然能够通过梦境与宴会中的贤者相会的愿望。他想象自己在梦中与贤者们畅谈,一边乘一叶小舟倚靠在江边,感受着宁静的自然之美。
此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一幅宴会上的繁华景象,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忧虑、喜悦以及对贤者的敬仰与期待。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典型的唐代宴会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