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舍山头路,数家溪上村。
泥涂淹白昼,风月宿黄昏。
松径笙簧杂,蛙池鼓吹喧。
寂寥无酒兴,迢递有归魂。

宿邓桥

一舍山头路,数家溪上村。

泥涂淹白昼,风月宿黄昏。

松径笙簧杂,蛙池鼓吹喧。

寂寥无酒兴,迢递有归魂。

【注释】

  • 一舍:指一个驿站。
  • 山头:山的顶部。
  • 数家:几户人家。
  • 泥涂:泥土路面。
  • 白昼:白天。
  • 风月:风和月亮。这里指天色昏暗。
  • 松径:松树林间的小路。
  • 笙簧:乐器中的一种。
  • 鼓吹:鼓和号角的声音。
  • 寂寥:寂静、冷清。
  • 无酒兴:没有喝酒的兴致了。
  • 迢递:遥远。
  • 归魂:指死者的灵魂。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夜宿邓桥时的所感,表达了他深夜独行时的孤独与寂寞,以及对未来归途的无限思念。

首句“一舍山头路,数家溪上村。”诗人首先描述了自己在邓桥附近的所见所闻。“一舍”指的是一个驿站的距离,说明自己已经离开了城市的喧嚣,来到了乡村。“山头”和“溪上”,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山水画卷,使人感受到了远离尘世的宁静和舒适。

第二句“泥涂淹白昼,风月宿黄昏。”则转入了对夜晚的思考。“泥涂”可能是指道路的泥泞难走,“淹白昼”则形象地描绘出在夜晚行走时的情景,“风月”则让人联想到了自然美景。“宿黄昏”则进一步强调了时间的流逝和夜晚的到来。这里的“宿”字,既指夜晚的停留,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寂寞。

接下来的四句,诗人以丰富的想象力和生动的描写,展现了邓桥附近村庄的景色和氛围。“松径笙簧杂,蛙池鼓吹喧。”通过对比松树小径上的笙簧声与青蛙池塘里的鼓乐声,表现了大自然的和谐与喧闹。“寂寥无酒兴,迢递有归魂”则表达了诗人在这样一个环境中感到的孤独和无助,以及对家乡和亲人的深切思念。

这首诗通过对夜行途中所见所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和情感体验。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抒发,诗人成功地塑造了一个既真实又带有诗意的艺术形象,使读者能够深刻感受到诗人的情感波动和内心孤独。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