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色霜滋重,馀香露洽鲜。
鹄巢灵壳媚,海窟夜珠圆。
丹橘非优贡,蟠桃亦浪仙。
无嗟后林质,未至太清天。

【注释】:

秀色霜滋重:形容梅花的花色美丽,像被霜打的一样。

馀香露洽鲜:余香在空气中弥漫,使空气也变得清新。

鹄巢灵壳媚:鹊鸟筑巢于灵山之上,其巢之美令人赞叹。

海窟夜珠圆:海中的珍珠在夜晚显得圆润可爱。

丹橘非优贡:丹橘虽为优良贡品,但并非所有橘子都是如此。

蟠桃亦浪仙:蟠桃是神话传说中的仙果,但它只是一种幻想。

无嗟后林质:不必羡慕其他林中的树木,它们未必有如此品质。

未至太清天:尚未达到天上的境界。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梅花的美丽,并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敬仰和向往之情。

首句“秀色霜滋重”,描绘出梅花在寒霜中依然保持着美丽的容颜,如同被霜打过一般。这里的“霜滋”指的是梅花上覆盖的霜,而“重”则强调了这种霜的美丽程度。

次句“馀香露洽鲜”,进一步描述了梅花散发出的香气,仿佛连空气中都充满了它的清新味道。这里的“馀香”指的是梅花散发出的香气,而“露洽”则描绘出露水与香气混合在一起的景象。

第三句“鹄巢灵壳媚”,以鹊鸟巢于灵山之上为例,赞美了鹊鸟所筑之巢的美丽。这里的“鹄巢”指的是鹊鸟在灵山之上筑巢的行为,而“灵壳”则是鹊鸟的巢穴给人留下的印象,给人一种美丽、神奇的感觉。

第四句“海窟夜珠圆”,以海中珍珠在夜晚显得圆润可爱为例,赞美了大海中珍珠的珍贵和美丽。这里的“海窟”指的是大海之中的洞穴,而“夜珠”则是海洋生物的一种宝石,它在水中闪烁着光芒,给人以美好的感受。

第五句“丹橘非优贡”,虽然丹橘是一种优良贡品,但并不是所有的橘子都是这样的。这句诗通过对比的方式,表达了作者对于事物多样性的认识。

第六句“蟠桃亦浪仙”,虽然蟠桃是神话传说中的仙果,但它只是一种幻想。这句诗通过对比的方式,表达了作者对于事物真实性的认识。

最后一句“无嗟后林质,未至太清天”,意思是不必羡慕其他林中的树木,它们未必有如此品质;尚未达到天上的境界。这句诗传达了作者对于自然界的敬畏之情,同时也表达了他对人生境界的追求。

整首诗通过对梅花的描绘,展现了自然的美丽和神奇,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敬仰和向往之情。同时,诗人还通过对事物多样性和真实性的认识,表达了他对于事物本质的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