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场屋饱声名,落笔从容一坐倾。
馀泽未能沾万物,绪言聊复启诸生。
青衫簿领当时态,白首诗书足义荣。
得失已知君不恤,春风谈笑入边城。
【注释】
十年场屋:指蒋和父在科举考试中十年苦读,名扬四方。
落笔从容:写文章态度从容不迫。
馀泽:余恩。
绪言:对后人的忠告或勉励的话,这里是指蒋和父给学生们说的话。
青衫簿领:指做官的样子。当时态:当时的风气或时尚。
白首诗书:指年老的诗人、读书人。义荣:有道义光荣。
得失:得与失、成功与失败。
君:指代蒋和父。恤:顾惜。
春风谈笑:形容谈笑风生。入边城:进入边疆之城。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诗人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蒋和父的敬意和祝贺,也寄托了他对友人前途的关切与祝福。全诗语言平易通俗,意境开阔高远,风格雄浑刚健,富有哲理性,堪称送别之作中的佳作。
诗的前两句,是说蒋和父十年辛苦,终于在科举考试中一举成名,声名大噪。“场屋”一词,出自汉代刘向《新序·杂事》“周成王问太师乐官……”,原意是指朝廷举行的考试场所,后来泛指科举考试,这里指蒋和父参加科举考试并取得好成绩。“饱声名”,即名声大噪的意思。“一坐倾”,是说蒋和父的文章写得很好,在座的人都为之倾倒。这两句是说,蒋和父在科举中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三、四句写蒋和父虽然很有成就,但并没有因此沾沾自喜,没有因此而满足。相反,他仍保持着谦虚谨慎的态度,继续努力进取,希望有更多的学生受到他的帮助和教育。“未能沾万物”,“未能”是“没有能”,“沾”是“沾润,沾染”。“万物”,比喻众多的人。这两句的意思是说,尽管蒋和父很有成就,但是他还不能满足于已经取得的成绩,还要继续努力,去帮助更多的人。这既表现了蒋和父谦虚谨慎的品德,同时也表明了作者对他事业成功的祝愿和鼓励。
五、六句是说,蒋和父虽然还没有达到功成名就的境界,但是他的学问已经非常深湛,他的诗歌也已经很有成就。“绪言”,这里指蒋和父给学生们说的话。“启诸生”,即启迪学生。这两句的意思是说,尽管蒋和父还没有功成名就,但他的学问已经非常深湛,他的诗歌也有很高的成就,可以为学生们提供很好的指导。这两句进一步赞扬了蒋和父的学识和品德。
七、八句是说,蒋和父虽然还没有达到功成名就的境界,但是他仍然很注重自己的修养,也很注重为社会做出贡献。“青衫簿领”,指做官的样子。“白首诗书”,指年老的诗人、读书人。“足义荣”,意思是很有道德光荣。这两句的意思是说,尽管蒋和父还没有达到功成名就的境界,但是他仍然很注重自己的修养,也很注重为社会做出贡献,他的道德观念很高,很有光荣感。这两句进一步赞美了蒋和父的道德品质和人生追求。
九、十句是说,蒋和父虽然还没有达到功成名就的境界,但是他仍然很关心国家大事,也很关注社会进步。“得失已知君不恤”,意思是蒋和父已经很清楚自己过去的得失,但仍然毫不在意,依然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春风谈笑”,用来形容谈笑风生的情景。“入边城”,指进入边疆之城。这两句的意思是说,蒋和父虽然已经功成名就,但仍然关心国家大事,关注社会进步,为国家的未来而努力。这两句进一步赞美了蒋和父的高尚情操和人生境界。
整首诗语言平易通俗,意境开阔高远,风格雄浑刚健,富有哲理性,堪称送别之作中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