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寺幽幽隐翠岚,山川形势尽东南。
吟随野竹吾怀惬,醉啜溪泉此意堪。
乐事难并真可惜,登高能赋亦曾谙。
游从欲尽林间胜,雨气浑浑满古潭。
【注释】
①龙泉:山名。在今浙江绍兴县东南,相传春秋时吴王阖闾曾于此铸成宝剑。②“山川形势尽”句:指从龙泉到东南的山川形势都尽收眼底了。③吟随野竹:意思是说吟唱随着野竹声而兴起。④溪泉:即泉水,这里泛指山泉。⑤“乐事难并真可惜”句:意思是说欢乐的事难以和它同时发生,真是令人可惜。⑥登高能赋:指屈原《离骚》中所说的“登高而作赋”,是屈原的一种自娱自乐的活动。⑦林间胜:指山林间的美景。⑧雨气:指山间云雾弥漫,笼罩着整个山谷,给人一种神秘感。⑨浑浑(hún)满:形容雨雾弥漫的样子。⑩古潭:指深不见底的山间大水池或池塘。
【译文】
幽静的野寺掩映在翠绿的山岚中,山水形势尽展东南。
吟唱跟着野竹子的声音而生起,喝酒品尝着山泉水的味道而心满意足。
高兴的事难以和欢娱一起发生,登上高山能够吟咏也曾经尝试过。
游玩的同僚欲走尽山林间的胜景,雨云弥漫覆盖着古潭,使人感到浑厚、苍茫。
【赏析】
这首诗写于宋理宗淳祐六年(1246),当时作者已五十三岁。这年春,他与友人游历了浙江绍兴县东南的龙泉山。诗人以清新明快的笔调,抒发了与朋友共游山水的愉悦心情,表达了人生乐趣在于及时行乐的思想。
首联“野寺幽幽隐翠岚,山川形势尽东南”。此联点出地点,写出了龙泉山一带的自然环境。山环水绕,青葱郁茂,山势巍峨,气势磅礴;流水潺潺,飞瀑悬空,景色秀丽。“青山隐隐水迢迢”是古人常用以描绘山水风光的词语。诗人用“隐”、“尽”二字,写出了山的深远与水的奔流,表现了山水的雄奇之美。
颔联“吟随野竹吾怀惬,醉啜溪泉此意堪”。“吟”字表明了诗人此时的心情状态——闲散自在,怡然自得。“野竹”二字则表明了诗人此时的心境——超脱物外,悠然忘我。“吾怀”二字则表明了诗人此时的情怀——豁达开朗。尾联“乐事难并真可惜,登高能赋亦曾谙”,诗人用典抒情。诗人以屈原为例,认为快乐之事难得,只有登高才能抒发自己的志趣。诗人以自己亲身经历来说明,登高赋诗是一种高雅的精神享受,也是诗人所向往的境界。诗人通过这一层转折,将全诗推向高潮。
颈联“乐事难并真可惜,登高能赋亦曾谙”,“乐事难并”指的是快乐的事情难以同时发生,这是值得惋惜的;“登高能赋”则是说登上高山可以赋诗,这是一种雅兴。诗人通过这两句的对比,表达了对快乐时光的追忆,也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留恋之情。尾联“游从欲尽林间胜,雨气浑浑满古潭”,“游从”指的是游玩的同伴;“林间胜”指的是山林中的美景;“雨气浑浑满古潭”则是指山雨欲来,云雾弥漫,笼罩着整个山谷,给人一种神秘感。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山水风光的美丽景色,表达了诗人对快乐生活的热爱和追求。同时,诗人还通过对历史典故的引用和运用,展示了自己的才华和修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