槛外幽花暖欲然,池边弱柳困初眠。
风晴莺戏长杨日,水净鱼游太液天。
玉斝酒深浮湛露,宝炉香聚引长烟。
云章光绝无能继,但颂南山亿万年。

【解析】

此诗为咏物诗。诗人以风晴、水净、酒深、香聚等四组意象构成一幅清新明丽的画面,并以此画面烘托出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同时也表达了他的人生理想和人生态度。

【答案】

译文:在院墙外有朵幽静的花朵,似乎暖意欲燃;池边的柳树枝条柔弱,刚刚醒来。晴朗的阳光下,黄莺戏弄着长杨树;清澈见底的水面上,鱼儿游弋着太液池。玉制的酒杯中酒已斟得满满的,仿佛可以浮起湛露来;宝炉中燃烧的香火,缭绕着长长的烟雾。云彩一样的美玉光泽灿烂,没有能继得上的;只有赞颂南山,愿它亿万年长存。

赏析:

首句“槛外幽花暖欲然”,点明题旨。“槛外幽花”与“池边弱柳”相映成趣,构成一幅美丽的图画。“暖欲燃”是说花儿盛开得很茂盛,好像要燃烧起来了。这一句写景,色彩鲜艳,充满生机,给人以强烈的美感。

第二句写莺鸟戏耍的情景。“困初眠”三字表明春天到了,万物复苏,一切都显得生气勃勃的样子。莺鸟们也欢快地唱起了歌儿。

第三句写池水清彻,鱼儿欢游。“风晴”二字点出了时令,是春光明媚的日子。这两句写景,语言简练,形象生动,色彩鲜明。

第四句写宴席上的盛况。“玉斝”即玉制的酒杯;“湛露”指露水;“长烟”指袅袅升起的香烟。“酒深”、“香聚”都是描写宴席上的景象。“浮湛露”、“引长烟”二句写宴席上的饮宴情景,用笔极为精炼,但意境深远。

第五六两句描写宴会的场面。“云章”是古代的一种印章,这里指云状的美玉;“光绝无能继”是说这美玉的光华灿烂耀眼,无与伦比;“但颂南山”是说只能赞颂南山万古长青。

最后两句是全诗主旨所在。“颂”即赞美的意思。作者通过赞美南山,表达了自己高远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