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弦不似伯牙琴,笑杀钟期错用心。
却爱铁牛机外语,知音何似不知音。
【注释】
和梅堂祖心禅师答潭州知府谏议谢凡五遣人召禅师不往:和梅堂祖心禅师是作者的好友,因事被贬谪,作者写此诗以表慰之。
无弦不似伯牙琴:意即没有弦的乐器就不如有弦的乐器美妙。伯牙,春秋时期的晋国人钟子期,擅长弹琴,钟子期死后,伯牙绝弦不再鼓琴。
却爱铁牛机外语:意指喜欢铁牛那样的大机器,因为铁牛能生产出很多产品,就像音乐一样,需要很多工具和机器才能演奏出来。
知音何似不知音:意指真正懂得欣赏音乐的人,往往不是那些能演奏好乐器的人,而是那些不懂得欣赏音乐的人。
赏析:
这是一首赠友之作。作者在诗中表达了他对友人被贬的同情以及对友人的关心。他通过比喻和夸张的手法,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深情谊,同时也表达了他的豪爽性格。
首句“无弦不似伯牙琴”,意即没有弦的乐器就不如有弦的乐器美妙。这里用到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没有弦的乐器比作伯牙的琴,强调没有弦就没有音乐的美妙。这里的“伯牙”指的是古代的著名琴师伯牙,他的琴技高超,能够弹出动人心魄的音乐。而没有弦的乐器则无法发出美妙的声音,这与伯牙的琴相比,显得平淡无奇。这种对比突出了有弦的乐器与无弦的乐器的不同之处,也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深厚友谊。
第二句“笑杀钟期错用心”,意即如果钟期(春秋时期的晋国人)真的懂伯牙的琴,那么他就会知道伯牙的心声,而不是仅仅听到声音而无法理解其内涵。这里的“钟期”指的是古代的著名音乐家钟子期,他的音乐造诣很高,能够准确地捕捉到乐曲的意境。然而,如果他真的懂伯牙的琴,那么他就不会只看到表面的声音而忽略了内在的含义。这里的夸张手法强调了钟期的误解,也反映了作者对友人的担忧和提醒。
第三句“却爱铁牛机外语”,意指喜欢铁牛那样的大机器,因为铁牛能生产出很多产品,就像音乐一样,需要很多工具和机器才能演奏出来。这里的“铁牛”指的是巨大的机器,象征着强大的生产力。而喜欢这样的机器,则是因为它能够产生大量的产品和服务,满足人们的需要。这里的比喻手法强调了作者对现代工业的重视,同时也表达了他对友人的期望。
最后一句“知音何似不知音”,意指真正懂得欣赏音乐的人,往往不是那些能演奏好乐器的人,而是那些不懂得欣赏音乐的人。这里的“知音”指的是懂得欣赏音乐的人,而“不知音”则表示不懂音乐的人。作者认为真正的知音并不多见,大多数时候都是不懂音乐的人欣赏音乐。这种反讽的手法表达了作者对音乐的理解,同时也表达了他对友人的期望。
整首诗通过对朋友被贬的情景进行描绘,表达了作者的关心和支持。同时,通过比喻和夸张的手法,展现了作者的豪爽性格和对音乐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