败谷死灰枯木枝,禅那一味说无思。
优昙昨夜花开了,碧眼胡儿知未知。

【注释】

和:和正仲,即王和之,南宋诗人。

提举:官名,掌管某种事务。此处指提举杭州洞霄宫。

败谷死灰枯木枝,禅那一味说无思。

败谷,比喻颓唐不振;枯木枝,比喻衰老无用之物。禅那,佛教语,意为“寂然不动”。无思,意为“无所思虑”。

优昙花,梵语yātāna,亦称香草。据《妙法莲华经》卷十记载,佛成道时,天降异香,其香名为优昙钵罗花。此花有五色,一日一华,故又称为“千叶莲华”、“千叶金粟”。

碧眼胡儿知未知,碧眼,形容眼睛颜色碧绿。胡人,指西域少数民族。

【赏析】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全诗用典不多,但含义深刻,富有哲理。

首句“败谷死灰枯木枝”,以衰败的谷穗、枯死的树木、干瘪的枝条来喻示人生。第二句“禅那一味说无思”则进一步点出主题,禅是禅宗,禅宗讲究的是“无思”境界。“禅那”二字,出自《维摩诘经》,意即“正念”,强调在一切境界中保持心不乱、性不迷,而达到“见性成佛”的解脱境界。这里“无思”二字,就是这种“禅那一味”。第三句写一种花,“优昙花”是一种稀有的花,据说佛成道时天上降下一朵优昙花,花上有五色光,能净化世间万物。这一句的意思是:昨夜开过优昙花的地方,不知道现在是否还有那种神奇的光芒。末句写西域胡儿对中原文化的态度,“碧眼胡儿”指的是西域少数民族中的胡族,他们与汉族交往甚密,但有时也会因为文化差异而产生误会,不知中原是否有“禅那一味”的境界。

这首诗虽然只有短短四句,但所蕴含的哲理却非常深远。诗人用浅显的诗句表达了深刻的思想,使读者在领略诗意的同时,也能思考人生、思考社会。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