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亭叠石入云间,尽见江南近北山。
羁旅此身长扰扰,不如飞鸟会知还。
【解析】
本题考查诗歌的赏析。“孤亭”句,意思是说:登上山顶后,看到一座孤零零的小亭子坐落在山间石壁上,它直插云天,与云相接。“尽”字是极言其高,突出了亭子突兀而立的险峻之势;“近北山”,点明了地点,也暗示了诗人的心情——在登临之际,不免生出些许的乡愁。“羁旅”一句,写自己身陷异乡,不能像鸟儿那样自由地飞翔。“长”“不如”二字,写出了作者内心的无奈和惆怅。
【答案】
注释译文:
孤亭叠石入云间,尽见江南近北山。
羁旅此身长扰扰,不如飞鸟会知还。
赏析:
首联两句,描绘了一座孤零零的小亭子,突兀而立于峰巅之巅,直插云天,与云相接。这是诗人登山所见,一个“尽”字,极言其高,突出了亭子的突兀之势。一个“近”字,又暗示了诗人的乡愁,因为诗人此时身处他乡,自然容易产生思乡之情。同时这两句也暗含了诗题中的“登”字,为全诗定下了基调。
颔联两句,抒发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及身处他乡的无奈心情。“羁旅”一词,直接写出了诗人身在异乡、不能归去的境遇,同时也透露出诗人的身世之感。“此身”一词,则表达了诗人无法摆脱羁旅之苦的无奈之情。“长”“不如”两字,更是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和身处异乡的无奈情绪表达得淋漓尽致。
用比兴手法,借景抒情,抒发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深眷恋及对自由生活的向往。“此身”与前文的“羁旅”照应,进一步强调了诗人身在异地、不得自由的境况。“不如”一词,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渴望。“飞鸟会知还”这句,则通过比喻的手法,传达出了诗人对自由的向往和对羁旅之苦的不满。尾联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自己身处异乡的无奈和惆怅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