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侯昔也治当涂,作学以遗当涂民。
谣言散落在樵牧,事迹收拾归瑶珉。
高文大字比珠玉,长与后世为奇珍。
我因李侯念往初,党庠遂序明人伦。
井田变更万事废,士林泣血悲孤秦。
今人思虑到本原,愿见风俗终还醇。
尝闻君子天下志,一视万物无疏亲。
侯来我邦嗣其兄,爱惜不后当涂人。
即视学宫动风采,复尊师席尸陶钧。
道路尚思前召父,闾阎敢忘小冯君。

【注释】

太平州,今安徽当涂县。李卿:李侯,即李沆,字太清,北宋真宗时人,曾任宰相,有《太平州学诗》,今佚。

治当涂:为官在当涂县。作学:建立学校。遗民:遗留下百姓。谣诼(zòu):谣言。樵牧:打柴放牧的人。瑶珉(mǐn):美玉。长与后世为奇珍:长久地成为后代的珍品。我因李侯念往初,党庠遂序明人伦。我因为李沆而想起以前的事情,党庠遂明确地阐述儒家伦理。党庠:乡党和庠序。党,乡党。庠,学校。遂序明人伦:就明确地阐述儒家伦理。

井田:古代土地分授制度,井字分九格,每格为一井,以十为股,八为隶,合为方九,共八百一十亩。后指封建的土地国有制。变更:改革改变。万机:国家的一切政务。废;罢。士林:读书人。泣血:非常悲痛。悲孤秦:悲悼失去的国家。孤秦:孤零零的秦国。

本原:事物的根本。愿见风俗终还醇:希望见到风俗终于变得纯正了。醇:纯正。

尝闻君子天下志,一视万物无疏亲。尝闻:曾经听说。君子:这里指高尚的人。天下志:全国的志向。一视万物无疏亲:对万物一样对待,没有疏远亲近之分。

侯来我邦嗣其兄,爱惜不后当涂人。侯:指李沆。嗣其兄:继承他哥哥的职位或事业。当涂人:当涂县的人。爱惜不后:珍惜、爱护,并不逊色于当涂的人。

即视学宫动风采,复尊师席尸陶钧。即视学宫:立刻来到学宫。动:感动。风采:风采、风度。复:又。尊师:尊敬老师。尸陶钧:像陶匠一样制作陶器。比喻教育学生。

道路尚思前召父,闾阎敢忘小冯君。道路:路上的人们。前召父:以前的召公。闾阎:里巷。敢忘小冯君:不敢忘记小冯君。冯君:冯梦龙,字子犹,号姑山居士,明代学者。

【赏析】

这是一首七律,全诗四十六句,每句七个字。诗人李沆任当涂县令时曾作《太平州学诗》一篇,今已佚失,此诗即是作者的追忆之作。《太平州学诗》是一篇颂扬李沆的文章,此诗则侧重于歌颂他的品德和政绩。

第一联“李侯昔也治当涂,作学以遗当涂民。”是说李沆治理当涂县的时候,兴办学堂来教育当地百姓;第二联“谣言散落在樵牧,事迹收拾归瑶珉。”是说谣言四起、社会动荡的时候,李沆收集整理了民间流传下来的故事和传说,编成书稿;第三联“高文大字比珠玉,长与后世为奇珍。”是说李沆写的文章和诗歌都是高超绝妙的,而且可以作为后代学习的榜样;第四联“我因李侯念往初,党庠遂序明人伦。”是说因为我思念过去李沆做官的时候,所以党庠就阐明儒家的道理;第五联“井田变更万事废,士林泣血悲孤秦。”是说井田制度的变革导致国家政治的败坏,使整个士族阶层为之痛哭流涕;第六联“今人思虑到本原,愿见风俗终还醇。”是说现在的人思考问题应该回到根本上来,希望看到风俗最终变得纯正;最后一句“尝闻君子天下志,一视万物无疏亲。”是说曾经听说高尚的人胸怀天下的志向,对万物都平等看待,没有任何亲疏之分。

从诗的结构看,这四句是对李沆品德的赞美,也是对当时社会的批判和期望;从诗的内容看,这四句是对李沆政绩的肯定和赞扬,也是对他人格魅力的评价和期待。全诗结构严谨,层次清晰,语言简练,寓意深刻,充分表现了作者对李沆的崇敬之情和对太平州的美好祝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