灿灿诗翁锦里西,只缘诗好遂穷栖。
竹铺冷色云连寺,柳漾晴丝鸟过溪。
凝怨不禁关树暗,驻情应恨蜀山低。
离人苦怕春归尽,可忍红英半著泥。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韦庄的作品《草堂诗》。下面是对每一句的逐句释义:
草堂诗
灿灿诗翁锦里西,只缘诗好遂穷栖。
竹铺冷色云连寺,柳漾晴丝鸟过溪。
凝怨不禁关树暗,驻情应恨蜀山低。
离人苦怕春归尽,可忍红英半著泥。
注释
- 灿灿诗翁:指的是诗人自己的诗意生活与创作。诗翁,指诗人自比为诗仙,即李白。
- 锦里西:指的是成都的锦里街道,这里可能是诗人的居所。
- 只缘诗好遂穷栖:只是因为喜欢诗歌才选择了穷困的生活。
- 竹铺冷色:形容竹影覆盖在地面上,给人一种冷清的感觉。
- 云连寺:指远处的寺庙仿佛与云相接。
- 柳漾晴丝:形容柳条随风摇曳,好像飘动的细丝。
- 关树暗:指天色已暗,关树(或指古时关隘上的树木)被夜色笼罩。
- 驻情:停留情感。
- 蜀山低:指的是四川的山不高,但地势平坦,给人以压抑之感。
- 红英半著泥:春天的花落在地上,只有一半露出泥土。这里的“红英”可能是指红色的春花。
赏析
这首《草堂诗》是韦庄对自己诗歌创作的自述,表达了诗人因喜爱诗歌而选择隐居生活的感慨。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自己居住的地方、周围的环境以及内心的感受,展现了自己对诗歌艺术的执着追求和深深的情感。
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在锦里西的隐居生活虽然清贫,但是能够沉浸在诗歌的世界里,让他感到满足和快乐。他通过观察竹子、云彩、寺庙、柳树等自然景物,以及夜晚的光线变化,来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感悟。
整首诗语言简洁明了,意象生动鲜明,充满了诗人对诗歌艺术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深深感慨。通过这样的描写,读者可以感受到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世界,以及他对美好生活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