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屿曲洲纵复横,沙边繁鸟弄箫笙。
一轩檐冷松阴合,十里林香药草生。
路转断楂逢石坐,风移深竹见僧行。
晚来冲抱更清旷,时有幽人带月耕。

【解析】

此诗为作者晚年隐居成都时的田园之作。

前两句写景,点明诗人的心境:“远屿曲洲纵复横,沙边繁鸟弄箫笙。”诗人描绘了一幅宁静和谐的乡村图景:远处的岛屿曲曲折折,纵横交错;沙滩上,鸟儿在枝头嬉戏,时而吹奏着箫笙。“纵复横”形容岛屿纵横交错,而“繁鸟弄箫笙”则写出了鸟儿们欢聚一堂,尽情地歌唱、演奏。这里,诗人运用了夸张的手法,以表现出自己内心的愉悦和满足。

第三句写诗人独坐在轩下,欣赏着周围的美景:“一轩檐冷松阴合,十里林香药草生。”在这里,诗人独自享受着大自然的恩赐,他感受到了一种宁静、舒适和满足。“一轩檐冷松阴合”,诗人独自在轩下,享受着凉爽的微风和舒适的景色。“十里林香药草生”则进一步描绘出诗人所感受到的大自然的美好和神奇。这里的“十里”、“林香、药草生”等词语,都表现出了诗人对大自然的赞美和向往。

接下来四句,诗人进一步描绘了自己在乡村中的生活场景:“路转断楂逢石坐,风移深竹见僧行。”“路转断楂逢石坐”描述了诗人走在乡间的小路上,偶然发现了一座石头做的桥,于是停下来歇息。这里的“石坐”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平静和宁静。“风移深竹见僧行”则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在乡村中的所见所闻。这里的“风移深竹”形象地描绘出了风吹动竹林的景象,而“见僧行”则表现了诗人内心的感慨和思考。

最后两句是全诗的总结和升华:“晚来冲抱更清旷,时有幽人带月耕。”在这里,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乡村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他认为,在乡村生活中,能够享受到大自然的恩赐和美好,是一种难得的幸福和快乐。同时,他也希望能够与志同道合的友人一起分享这种幸福和快乐。

【答案】

①远屿曲洲纵复横,沙边繁鸟弄箫笙。②一轩檐冷松阴合,十里林香药草生。③路转断楂逢石坐,风移深竹见僧行。④晚来冲抱更清旷,时有幽人带月耕。⑤赏析:本诗描写的是杜甫晚年的隐居生活,表现了他淡泊名利、热爱自然、追求自由的精神境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