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以来谁者工,建安元嘉无此翁。
维摩壁畔不到处,伽梨角边无限风。
孟郊空螯但彭越,何晏片甲非虬龙。
先生住处在何许,我亦不知西北东。
【注释】
草堂诗:指杜甫的《秋兴八首》之一。
诗人以来:指建安(汉献帝年号,196-220)元嘉(宋文帝年号,424-453)以来的诗人谁最擅长。
维摩:即维摩诘,古印度人。据传曾住于南天竺之维摩精舍。
伽梨:梵语译名。指迦陵频伽鸟,亦称婆罗门鸟、夜叉鸟。
彭越:战国时期魏国人,曾为陈胜所杀。
何晏:三国魏玄学家何平叔。
片甲:一片铠甲。比喻微小。虬龙:古代传说中无角龙。这里借指英雄豪杰。
先生:对友人的尊称。
【赏析】
本诗是杜甫晚年的作品,写于768年的秋天。诗前小序云:“奉先刘少府将赴蜀,至散关,遥示到成都草堂公事,因戏赠长句。”诗题下注:“时自秦州病后,心虑家国,常欲投笔东归,与左拾遗萧三台言别,而此诗终焉未成。”可见,这是一首感伤时事、忧念国难之作。
第一联说,自古以来有才学的诗人,没有谁能像“建安元嘉”时期的诗人一样写得好。建安元嘉是东汉末年的两个时代,建安是曹操在公元196年建立的魏国,元嘉是南朝宋文帝刘义隆在公元424至453年间所统治的王朝。这两句的意思是:从建安元嘉以来,没有哪个诗人的诗写得能超过杜甫的。
第二联说:我虽不善于吟咏,但心中却有无限的感慨;我虽不如孟郊,也并非没有鸿鹄之志;我虽不如何晏,但也不是没有雄心壮志。这两句的意思是:我的胸怀虽然不如孟郊的空螯和彭越的巨擘那样雄壮,但我也并非没有抱负和志向,只是不知道如何实现罢了。
第三联说:你居住在什么地方呢?我也不知道。这一句是说:我不知道先生的住处在哪里,因此也就无法表达我对先生的敬意。
第四联说:先生啊,你的住所到底在何方?我也不知道。这一句是说:我不知道先生的住所在哪里,因此也就无法表达我对先生的敬意了。
这首诗是杜甫晚年的作品,写于768年的秋天。诗前小序云:“奉先刘少府将赴蜀,至散关,遥示到成都草堂公事,因戏赠长句。”诗题下注:“时自秦州病后,心虑家国,常欲投笔东归,与左拾遗萧三台言别,而此诗终焉未成。”可见,这是一首感伤时事、忧念国难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