濯锦江边莎草浓,散花楼畔夭芙蓉。
蜀山叠叠修门远,谁把丹心问李鄘。
【注】
1、散花楼:《太平寰宇记》载:成都有“散花楼”,故址在今成都武侯祠。
2、濯锦江:又名郫县江,流经成都。
3、莎草:一种草本植物,其茎可编席子,也可做药材。
4、夭芙蓉:指花朵鲜艳的芙蓉花。
5、蜀山:指四川一带山峦叠嶂。
6、丹心:忠心的赤心。
7、谁:疑问词。
8、问李鄘:即“为李鄘作”。
【赏析】
首句点出地点。次句写景。第三句以“修”字突出蜀山高耸,突出散花楼的高峻。末句写情。全诗借对散花楼的描写,表达对李鄘忠心耿耿的赞美之情。
首句点明诗人游踪所至,点明题意,也暗示了作者对散花楼的感情色彩。第二句紧承首句,描绘出一幅画面:在濯锦江畔,沙草丛生,一片浓翠;而在散花楼旁,夭娆的芙蓉正盛开。这两句诗,不仅写出了散花楼周围的自然风光,也写出了诗人对这一景色的喜爱,同时,还暗含了诗人因喜爱此景而留连忘返的情怀。第三句是说:远望蜀山,重重叠叠的山峰,就像一道道屏障,远远地矗立在那里。这一句诗,既写出了蜀山的高大雄伟,又写出了诗人登高望远的心境。末句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对李鄘的赞美之情。诗人以“谁”字发问:“是谁把一颗忠心,献给了伟大的事业呢?”这是对李鄘的一种赞扬。同时,也是对那些不怀忠诚之心者的讽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