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宵端正月,故故向湖山。
玉兔窥杯凸,冰娥怪鬓斑。
诗情角里逸,酒胆夏黄悭。
兴罢度桥处,天风松桂间。
【注释】
仲季二弟:指作者的哥哥。仲季,排行第二的兄弟。仲、季,排行。弄月亭:即赏月亭。
今宵:今夜。端正:形容月亮明亮。故故:故意。
月中玉兔:传说月中有玉兔,这里借指月亮。窥杯凸:指月亮照在酒杯上,使酒面出现反光。冰娥:指月亮。
诗情角里逸:指饮酒时心情舒畅,如诗中境界。角里,指角楼,即赏月亭。逸,超脱。
酒胆夏黄悭:指夏天天气炎热,而酒量又不大,吝啬不饮,这里比喻诗人豪饮后仍保持清醒。悭,吝惜,小气。
兴罢:兴致已尽。度桥:过桥。天风松桂间:指夜深人静的时候,凉风习习,吹动松枝桂花,景色宜人。天风:指清凉的山风。松桂:指松树和桂花。
【赏析】
《八月十三夜仲季二弟弄月亭对饮》是唐代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描写了仲季兄弟三人在中秋之夜赏月饮酒的情趣。首句写明月当空,皎洁无瑕;次句写仲季兄弟三人赏月的兴致很高;第三句写他们赏月时,月亮正好照在他们杯中,使得酒面上出现了一道道反光;第四句写月光下,仲季兄弟饮酒时,感到十分爽快、畅快淋漓;第五句写他们喝得正起劲时,天色已晚,他们才意犹未尽地离开赏月亭,准备回家;最后两句描绘了他们在回家路上的情景。
诗的开头一句“八月十五夜,秋高月正明”,以简洁凝炼的语言勾勒出中秋之夜的景致和氛围:八月十五日的夜晚,秋高气爽,明亮的月亮挂在天空。接着用“良辰美景奈何天”的反问句式,表达了诗人对于这种良辰美景的无限感慨,同时也暗含了诗人内心的苦闷和不平。紧接着,“赏心乐事谁家院”一句,诗人把笔触转向了人间世界,通过与天上美好的中秋佳节相对比,来突出人间的孤独与无奈。同时,这也暗示了诗人对于人生际遇的深刻思考。
接下来的三句,诗人将目光转向了人间的欢乐场景。他写道:“今宵圆魄知何似?云生结彩满南荣。”这里的“今宵圆魄”,指的是今晚的月亮圆满无缺,象征着团圆和美好。诗人通过这样的描写,表达了他对家人团聚、共享天伦之乐的渴望。而“云生结彩满南荣”,则形象地描绘了天空中的彩云缭绕、绚丽多彩的景象。这既是对自然景观的赞美,也是诗人心境的一种反映——他在欣赏大自然的美丽的同时,也在寻找着心灵的慰藉。
诗的前四句,诗人通过对月亮、云彩以及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现了一幅宁静美好的中秋夜景。然而,在这美丽的景色背后,诗人却流露出深深的孤独和无奈之情。这种情感的转变,既体现在他对于家人团聚的渴望上,也体现在他对于人生际遇的感慨中。
诗的五、六句进一步描绘了仲季兄弟饮酒时的欢快场面。“玉盘珍露每相逢,清光耿耿隔林钟”,诗人以“玉盘珍露”来形容酒的品质,用“相逢”来表达兄弟们相聚的喜悦之情。同时,他还巧妙地运用了“清光”、“隔林钟”等意象,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温馨的氛围。在这里,诗人似乎忘却了世俗的烦恼,完全沉浸在这份难得的欢聚时光中。
好景不长,随着夜色的渐深,诗人的心情也随之发生了变化。“兴罢度桥处,天风松桂间”,这句诗中的“度桥”和“天风松桂间”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夜幕降临,人们纷纷散去,唯独仲季兄弟还停留在桥头欣赏着周围的景色。而在那凉爽的夜晚里,松树枝叶摇曳生姿,花香四溢,仿佛是一片仙境。这既体现了诗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共处,也反映了他在享受这份宁静与美好时所感受到的幸福与满足。
这首诗以清新脱俗的笔触描绘了仲季兄弟赏月饮酒的场景,表达了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同时,诗人的情感变化也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思考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