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生耳满太平名,今日身亲谒太平。
道子画图形未泯,庐君山水眼初明。
雨馀翠滴千峰色,秋半寒生万壑声。
扣石当年开洞府,傥容凡骨到蓬瀛。
这首诗是唐代文学家刘禹锡的作品。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翻译及注释:
- 平生耳满太平名,今日身亲谒太平。
- 注释:我一生中耳朵里充满了太平的美好名声,今天我亲自来到这座象征着太平的地方。
赏析: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太平盛世的向往和崇敬之情,他通过亲身体验来感受太平的气息和意义。
- 道子画图形未泯,庐君山水眼初明。
- 注释:道子(张僧繇)的画作依然栩栩如生,庐君山的山水美景让我重新发现了它的美。
赏析:诗中提及的“道子”指的是唐代著名画家张僧繇。他的画作至今仍有生动的形象,而“庐君山”则是指庐山,这里用“山水眼初明”来形容自己对于自然之美的重新发现和欣赏。
- 雨馀翠滴千峰色,秋半寒生万壑声。
- 注释:雨后山峦被绿意覆盖,颜色斑斓;秋天时分,寒气袭人,山谷间发出阵阵声响。
赏析: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展现了一种静谧而美丽的画面。这里的“翠滴”形象地描绘了雨后的山林色彩,而“寒生万壑声”则传达了深秋时节山谷间传来的寒冷气息与声音。
- 扣石当年开洞府,傥容凡骨到蓬瀛。
- 注释:当年皇帝曾下令凿石为宫,如果能够让我这样凡夫俗子有幸进入那仙境般的所在,我定会欣然前往。
赏析:最后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于超凡脱俗之地的向往之情。他希望自己也能有机会像传说中的仙人一样,进入那片神秘的仙境。
这首诗整体上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以及对理想境界的追求。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诗人传达了自己对美好事物的感悟和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