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郭旌旗及晓晴,朔风凛凛水泠泠。
堵墙野老瞻泥轼,冠剑长松拂屏星。
破腊梅花强半白,先春草色未多青。
经行肯为游观美,王事驰驱不敢宁。

注释:出城时旌旗迎风招展,晓色晴朗。朔风吹来凉意阵阵。

墙头上的野老仰望泥涂的车轼,长满松针的屏上闪烁着冠剑星。

梅花已经开放了将近一半以上,春天的颜色还没有完全展开。

行走间不能因为游赏美景而停留,王事催人不得不匆忙赶路。

赏析: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高适创作的一首五律。诗中描绘的是作者陪通守李丈出郊的情景。首联先写出郭之景。“晓晴”二字点明时间;“出郭”即“出城”,表明这是在早晨,诗人陪同李丈到郊外去。“及晓”二字说明是在拂晓时分。“旌旗”指仪仗队,也指朝廷的官衔。“及晓”表明是在清晨,诗人陪同李丈到郊外去。“出郭”是“出城”的意思,表明是在早晨,诗人陪同李丈到郊外去。“及晓”表明是在清晨,诗人陪同李丈到郊外去。

第二联写郊外景色。“野老”、“泥轼”、“长松”、“屏星”等意象,生动地描绘了一幅宁静、和谐的自然画面。这些自然景物与“破腊梅花强半白”,以及“先春草色未多青”相互映衬,更增添了一种生机勃勃的氛围。

第三联进一步描写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破腊梅花强半白”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先春草色未多青”则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期待和憧憬。这两句诗不仅体现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也展示了他的豁达胸怀和乐观精神。

最后一句是全篇的总结。“经行肯为游观美,王事驰驱不敢宁”表明了作者虽然欣赏自然之美,但是为了国家大事,他无法停下脚步享受这份美景。这也展现了诗人为国家着想、勇往直前的精神风貌。

这首诗以清新脱俗的语言和生动的画面,描绘了一幅宁静、和谐而富有生机的自然画卷。同时,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国家的责任感也贯穿于整首诗之中,使得它不仅是一首优美的诗作,更是一首充满哲理的作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