橘亭一别五回冬,寤寐何曾置此翁。
二十五声秋后点,八千里外月明中。
夫君不寄平安信,而我方栖簿领丛。
三峡江高天共远,侧身西望兴何穷。

【注释】

橘亭一别五回冬,寤寐何曾置此翁。

二十五声秋后点,八千里外月明中。

夫君不寄平安信,而我方栖簿领丛。

三峡江高天共远,侧身西望兴何穷。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夔州作的一首怀友诗。诗人以真挚的情感表达了对朋友张君玉的深情厚谊。

第一句“橘亭一别五回冬”交代了与君玉分别的时间及季节,橘亭是作者送别朋友的地方,也是他们友谊的起点。诗人在橘亭分别后,思念之情油然而生,不觉已是寒冬腊月。第二句“寤寐何曾置此翁”,表达了诗人日夜思念之情,仿佛已经把张君玉置于心头,无法割舍。第三句“二十五声秋后点”,“二十五声”指的是秋天的落叶,“秋后点”则是指秋风中的落叶。这句诗的意思是:诗人在秋末的时候,看到树上的叶子落尽,想起了与张君玉的友情。第四句“八千里外月明中”,意思是说距离有八千里之遥,但诗人却觉得月光如洗,心中充满了对友人的思念和牵挂。第五句“夫君不寄平安信”,表达了诗人的无奈和担忧,因为自己不能像张君玉那样写信报平安。而第六句“而我方栖簿领丛”,则表明自己仍在为生计奔波忙碌,无法像张君玉那样自由自在地生活。最后一句“三峡江高天共远,侧身西望兴何穷”,诗人用夸张的手法表达了自己的感慨和无奈。三峡之高、天空之广,都显得如此遥远,而自己只能静静地站在那里,默默地想念着远方的朋友。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