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烟收尽玉盘生,是处同欣此夜晴。
云断三山凝紫翠,星稀万里湛虚明。
低临朱箔千寻白,高并银潢一派清。
赖有彩衣堪醉舞,残樽深夜更重倾。

我将逐句解释这首诗:

  1. 暮烟收尽玉盘生,是处同欣此夜晴。
  • “暮烟”:傍晚的烟雾。
  • “玉盘”: 古代用玉盘来盛酒或食物,此处可能暗指月亮。
  • “生”:升起。
  • “是处同欣”:到处都感到喜悦。
  • “此夜晴”:这个夜晚很晴朗。
  1. 云断三山凝紫翠,星稀万里湛虚明。
  • “云断”:云雾消散。
  • “三山”:通常指传说中的蓬莱、方丈、瀛洲三座仙山,也可能指的是天上的三颗星名。
  • “凝”:凝聚。
  • “紫翠”:紫色,青绿色。
  • “星稀”:星子稀疏。
  • “万里”:形容距离遥远。
  • “湛虚明”:清澈明亮。
  1. 低临朱箔千寻白,高并银潢一派清。
  • “朱箔”:红色的帘子。
  • “低临”:低下来。
  • “千寻”:形容很长很长。
  • “白”:可能是白色的物体或颜色。
  • “高并”:和…并列。
  • “银潢”:银河。
  • “一派清”:整个银河一片清澈。
  1. 赖有彩衣堪醉舞,残樽深夜更重倾。
  • “赖有”:幸亏有。
  • “彩衣”:彩色的衣服。
  • “醉舞”:喝醉了跳舞。
  • “残樽”:空的酒杯。
  • “深夜”:夜晚很晚的时候。
  • “更重倾”:再次倒满。

接下来是诗句与译文对照:

暮烟收尽玉盘生,是处同欣此夜晴。
云断三山凝紫翠,星稀万里湛虚明。
低临朱箔千寻白,高并银潢一派清。
赖有彩衣堪醉舞,残樽深夜更重倾。

这首诗的作者是宗元,他在中秋之夜饮酒赏月,但并没有饮酒。他看到明月当空,云彩散去,看到了美丽的星空,感受到了节日的喜悦。他欣赏着皎洁的月亮和明亮的星星,陶醉在这美好的时刻。尽管没有喝酒,他却穿上了华丽的衣服准备跳舞庆祝,最后在月光下独自喝干了杯子里的酒。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享受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