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生性僻耽山水,不愿加封万户侯。
但得双鱼长到眼,未须万壑更争流。
只今奇绝齐三洞,自昔流传遍九州。
记得当年小盘礴,坐令炎赫变清秋。
【注释】
之官括苍道出涵碧因题四韵以继宾客刘公之后尘云:之官括苍,泛指在括苍山任官。道出涵碧,泛指游历涵碧洞。刘公,即刘子翚,字彦文,宋宗室,曾任过朝奉郎,知处州青田县事,有《观潮》诗。尘云:尘土飞扬。
平生性僻耽山水,不愿加封万户侯。性僻,性情孤高。“万壑争流”与上句的“双鱼长到眼”都是形容括苍山风景秀丽。
但得双鱼长到眼,未须万壑更争流。双鱼、万壑,都是用来形容括苍山的景色。但得双鱼长到眼,意思是只要看到双鱼潭的美景就满足了。未须万壑更争流,意思是不必再让其他河流争夺水流。
只今奇绝齐三洞,自昔流传遍九州。只今,现在。奇绝,奇特绝美。齐三洞,指括苍山中的三大洞穴。三洞,是指玉女峰下的天柱洞、天梯洞和飞霞洞。自昔,自古以来。流传遍九州,意思是括苍山的美景一直流传到现在。
记得当年小盘礴,坐令炎赫变清秋。小盘礴,指当年游览时的心情。炎赫,炎热。变清秋,使秋天变得清凉起来。
【赏析】
这首诗是南宋诗人刘子翚为友人兼同僚王十朋的行役而作。王十朋于乾道八年(1172)出任处州知州(治所在今浙江丽水),刘子翚写此送行,表达了对友人的期望和祝福。
首联两句点明王十朋赴任括苍山,这是刘子翚所熟知的地方。他在这里做地方官,是心甘情愿的。这里“性僻”、“不喜”、“不羡”三字表明了刘子翚的性格特点。他生性孤傲,厌恶功名利禄,不愿受封万户,所以当王十朋来任时,他没有像一般地方官吏那样设宴饯别,而是写了这首诗赠给他。
颔联两句写王十朋赴任括苍山,刘子翚为他送行的情景。这两句中两个动词“见”和“看”的使用,都表现出刘子翚对王十朋的关心。“双鱼”指王氏家族世代相传的“双鱼纹金带”,这是刘子翚赠送给王十朋的。“双鱼”二字既表明了赠礼的贵重,也表现了作者对王十朋的深情厚谊。“万壑争流”一句是说王十朋到任后一定会有一番作为,他的政迹会使得括苍山的风光更加迷人,从而引起人们的注意和赞叹。
颈联两句写王十朋任括苍山期间的政绩。这里的“奇绝”二字,既表明了王十朋的政绩之卓越不凡,也表明了括苍山之美之独特。王十朋在任期间,治理括苍山很有方略,不仅使括苍山的美丽景色得以保存,而且使括苍山的名声远播。
尾联两句写王十朋任括苍山期间给人们带来的好处。这里的“炎赫”二字,既是形容天气酷热的意思,也是比喻当时社会政治环境严酷的局面。“变清秋”三字表明了由于王十朋的努力治理,括苍山的自然环境得到了很好的保护,人们从炎热之中得到了清凉之感,从而使得整个秋天都变得宜人。
这首诗写得情真意切,意境高远,语言流畅简练,富有哲理和韵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