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昔孤山和靖家,光风霁月总输他。
几多水草连烟草,无限蘋花杂藕花。

【解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人借景抒情,借西湖之景赞美杨廷秀的才华。全诗以写景起,以议论结,中间用典,层次分明。“忆昔孤山和靖家,光风霁月总输他”,诗人在回忆与杨廷秀一起游孤山时的情景。孤山即白沙堤,宋时为杭州名园。和靖即杨廷秀,字廷秀,北宋著名理学家杨时之子,有《杨中立行记》。此处是说,当年孤山景色之美,无人能与之相比。“几多水草连烟草,无限蘋花杂藕花”,诗人感叹孤山风景之美不胜收,烟云缭绕之中,水草、烟草、萍花、莲藕交相辉映,形成了一幅美丽的图画。

【答案】

译文:我想起以前我们曾一同游览过孤山,那里的风景美得无法与人相比。那烟云缭绕中,绿草如茵的水面上生长着芦苇,

长满了荷花。

注释:

孤山:今杭州西湖上的一座山。和靖:杨廷秀的号。

赏析:《次韵杨廷秀郎中游西湖十绝》作于绍兴五年(1135年)冬。当时作者任枢密院编修官、直秘阁知湖州事,杨廷秀任太常博士兼权刑部侍郎,两人是好友,所以这首诗也可以说是对好友的一种赞美。

首联两句回忆昔日与杨廷秀共赏孤山美景之事。孤山,又名小孤山,在杭州城西灵隐路南。这里原是五代时期吴越国王钱元瓘的别墅,后改为寺院,称“显教寺”。寺内建有六和塔,故又名“六和山”。

“忆昔”二字承上启下,点明时间与地点。孤山景色优美,是历代文人骚客游赏吟咏之地。而杨廷秀却对此不屑一顾,认为它不及自己家乡的西湖。“光风霁月总输他”,意即杨廷秀认为自己家的西湖胜于孤山。这一句是第一层。

颔联两句描绘了西湖的美景。“烟波不动”四字写出了湖水平静无波、碧波荡漾的特点。“藻荇交横”四字则描写了湖面水草丛生、纵横交错的景象,形象地写出了西湖水深鱼多的景观。这两联分别写水面和水中景物,相互映衬,使整首诗更加生动形象。

尾联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杨廷秀的赞赏之情。前句写西湖风光之美;后句写西湖中的植物种类丰富,色彩斑斓,令人目不暇接,难以一一尽述。这两句既赞美了西湖的美丽,又表达了对杨廷秀才智的钦佩之情。全诗采用对比手法,通过对西湖美景的描述和对杨廷秀才华的赞美,表达了诗人对西湖的喜爱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