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酒未尽双玉瓶,更听提壶鸣不停。
斜阳可饮径须饮,趁得城门打鼓声。
【解析】
“三月十四日”,题下自注:“清明前一日”。清明,二十四节气之一,在阳历4月4日至6日之间。“净慈寺”是杭州的名刹,宋元时期著名的游览胜地。“水月居”是净慈寺内的一个茶馆。“美酒未尽双玉瓶”,意思是说美酒还未喝尽两个玉瓶的美酒就喝完了,说明时间过得很快。“更听提壶鸣不停”,意谓又听到提壶声而不停地响起来,表明游人很多,热闹非凡。“斜阳可饮径须饮”,意思是说斜射的太阳可以喝,直泻的阳光也一定要喝。“趁得城门打鼓声”,“趁”字用得很传神,它不仅指趁着城门打更的时候,还指趁这大好时光。“城”指杭州城,“打鼓声”指的是城门里城外外都传来的阵阵鼓声。
【答案】
注释:这首诗是作者与友人游净慈寺,并在那里小坐时所写。诗中表达了作者对西湖美景的喜爱之情。
译文:三月十四日,和年已十六岁的朋友一同游净慈寺,便在此饮宴。美酒尚未喝尽,两个玉瓶的美酒就喝完了;又听到提壶的声音不断响起。斜阳可以喝,直泻的阳光也一定要喝。趁着城门打鼓声,赶快畅饮一番。赏析:全诗描写的是游人如织、乐事无穷的盛况。从题目看,这是在清明前一日写的,即三月十四日,正值春光明媚,百花竞放之际。诗人与友人相伴出游,心情自然十分舒畅。但见“净慈寺”内人头簇拥,座无虚席;游人众多,连酒也供不应求,美酒未尽,两个玉瓶的美酒已经喝光,再听提壶声不绝于耳;夕阳西下,人们争相饮酒作乐,不放过这一良辰美景。“水月居”是一个风景绝佳之处,游人在这里小憩片刻,别有情趣。诗人兴致勃勃地写道:“斜阳可饮径须饮,趁得城门打鼓声。”他尽情地享受着这难得的良辰美景,尽情地欣赏着西湖的美景。